四
1930年,学校改名为河南大学。
南校门和大礼堂建成于这一时期。这是河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纪念碑式的建筑。
南校门是学校的正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牌楼样式。雕梁画栋,浑厚对称。建筑为砖木结构,共设三门。中门的宽度可通大型卡车,两边的侧门拱卫着中门。
校门的门楣处,柳体金字题写着河大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校训出自《礼记·大学》。
大礼堂坐落在学校的中轴线上。宫殿式的建筑风格,恢宏而凝重。
时主持学校建设者,具超前的眼光和胸襟。修建大礼堂时,河大共有师生五百余人,而建成的大礼堂却可容纳三千余人。
大礼堂总耗资二十万大洋,钢梁屋架全部从德国进口。原礼堂的坐椅也是钢架结构,开封沦陷时,河大被入侵日军占据。数千钢架坐椅被日寇拆去生产军火,大礼堂成为侵略者的马厩。
及至20世纪30年代初,河南大学的格局已基本定型。
“校本部之校址,南近曹门,北及铁塔,东依城垣,西环惠济河矣。”
南大门、大礼堂,两大标志性建筑由南至北,庄严大气,奠定了整个校区沉稳、厚重的中轴。
六号楼、七号楼,两大主体性建筑一东一西,典雅宏丽,风格迥异又互为映衬。
东斋房、西斋房,如同跳跃的音符,镶嵌在校园两厢,精巧别致、玲珑隽秀。
纵览整个校园,前门后堂、左右斋房,建筑群落开阔稳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书院的布局。
更巧夺天工的是,放眼望去,校园西边开阔的天幕上,宋代的铁塔静穆、端凝,恰似宁静教苑的辽远衬景。
穿行在河大的老建筑群里,气定神闲、神完气足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人安详,让人宁静。
2006年一个春日,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到河大授课。他在当天的博客里,记述了自己的讶异和感动:“……校园里的老房子非常美丽端庄。宋代建成的铁塔,经历战争的炮火和地震的摧残后,还依然挺立在校园中。在校园的东面和北面,开封的古城墙变成了校园围墙的一部分,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让人一看就有历史感和深深学府的感觉……”
五
繁塔东北侧,有一幢青砖白缝、灰色瓦顶、古色古香、平面为十字形的阁楼,俗称“十字楼”。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是河大农学院的校舍。
抗战爆发前,河大农学院在开封南关有土地800余亩,是学院的农艺、果林、畜牧基地。
明清时期,这里为明道书院旧址。书院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时称玉泉书院。
《如梦录》中记载道:“塔(繁塔)后,朝北,有玉泉书院……内祀两程夫子。前有照壁、房角、闪墙、大门、甬道、二门、角门,内有大堂、台榭、桥梁。自立而下,俱立砖细磴,势落山岭,清幽雅趣……塔后有井一眼,水极甘洁,名玉泉,故古院以玉泉为名。”
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打开封,围城数月。后扒开黄城堤坝,开封顿成泽国,淹死百姓无数。
康熙年间,重建开封城,书院得以重建,改名为明道书院。
民国年间,河大农学院在此办学。
新中国成立后,河大农学院经调整迁往郑州,原有的建筑逐渐颓圮。
早年的残砖乱瓦,散落于附近的民居。院落间的甬道,或可见残碑,依稀尚有“重修大梁书院”字迹。
六
1949年后,几次大的院系调整,许多院系相继迁出。河大仅余以老建筑为主的校区。
50年代后期,河大改名为开封师院,陆续兴建了八号楼、九号楼、十号楼,校园面积也日渐扩增。
新建的教学楼着意于实用。墙厚、顶平、敦实,有鲜明的50年代建筑特征。其造型的简单粗疏,与老建筑一同矗立在校园,相去何止千里。
河大教授张邃青先生,长于宋史研究和河南地方史研究。在出任开封市副市长期间,多方奔走,将散落的河南贡院碑找回,并确定为市级保护文物。贡院碑树立在校南门东侧,无言地讲述着河大的历史。
七
几十年时间过去,河南大学恢复校名。
进入新世纪,河大建设了新校区。校园面积已是过去的数倍。
新校区由同济大学的专家设计。簇新、气派的建筑群落,琴键式地铺展在开阔的校园里。
校园建筑需要树木青藤的环绕,需要阳光雨雪的陶冶,需要时光岁月的研磨,才能逐渐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读本。
“我是景色,也是目光。”法国女作家波伏娃如是说。
那些美丽典雅的老建筑,静静矗立校园近一个世纪。它们是一代代河大学子激情与梦想、卑微与失落的见证。无数青青子衿的精、气、神弥散在楼、堂、馆、舍间,建筑因之有了生命。
八
时至今日,浑朴的南大门,古雅的大礼堂,典丽的六号楼,静穆的七号楼,精巧的斋房……这一切已等同河大的符号,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的象征。
每一个露水盈盈的清晨,当河南大学开启古老的校门,看师生穿行于新老校区,迎着曙色,步履匆匆。
如同鸟儿飞翔林间,如同农夫走过田垄。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运行。
(本文和本版此前所发的《中国科举制度终结之地》一文均选自张清平所著《河南大学的青青子衿》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