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天池村也有自己的“梨园春”
高物价下没有赢家
“夹心层”的住房 如何不再两不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天池村也有自己的“梨园春”
本报记者 赵国锋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8-03-11  来源: 郑州日报  
演出现场

村民正在比赛

  核心提示

  

  富裕起来的安阳县天池村村民为改善文化娱乐生活,自发组织于去年7月开始举办“梨园春”戏迷大赛,不仅吸引了百里以外的戏迷前往参加大赛,还被周围村庄邀请去表演。截至目前,他们已举办17场大赛,有192位戏迷参加,每次大赛都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戏曲爱好者欣赏、助威,影响面越来越大。

  

  富裕村民急需丰富文化生活

  

  距离安阳市仅22公里的天池村,由于赵匡胤打天下时曾在这里的乾元寺洗澡,赵匡胤称帝后,赐名天池村。天池村现有人4600口,加上外来人口1500多,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

  改革开放后,村民依靠距市区近的优势,各显神通,纷纷办企业,现在已经形成以水泥、冶炼、纺织、汽修、养殖、建筑为主的经济体系,除了解决全村农民就业问题,还吸纳1000多外地农民就业。全村年产值达到5亿元,人均年纯收入4000多元,逢年过节村民还发福利。

  村主任徐文说:“大家生活富裕起来了,因为业余时间没事干,有些人就游手好闲,打架斗殴、赌博、说闲话成家常便饭。我们村一时间成为全县有名的不文明村。”2005年,新的村委会上任后,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围绕村民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环境整洁大做文章,依靠个体企业建设了硬化的村道路,改善了电网,架设了自来水,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但如何让邻里和谐,就成为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企业和村委出资办起“三个队”

  

  在大锅饭年代,天池村曾经有一个宣传队,逢年过节给大家演出“现代革命样板戏”,土地承包后,宣传队自然解散了。但这些戏曲爱好者都健在,能不能重新发挥这些人的爱好,解决村民缺乏文化生活内容的问题呢?村干部的想法在私下“暗潮涌动”,大家“一拍即合”。几番酝酿后,前年,村委投资4万多元购买了服装、锣鼓,成立了秧歌队、威风锣鼓队、腰鼓队,以原来宣传队队员为骨干,组织170多名妇女参加进来,农闲时的夜晚大家就集中在一起训练扭秧歌、敲锣打鼓,没事干的人也前来观看。

  看到大家热热闹闹、设备齐全,曾是宣传队队员,后来当了教师的赵法军向村委建议搞一个戏曲比赛。他的建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经过研究,去年4月,村委把原有的舞台进行粉刷,购买了音响、乐器、幕布,村主任自掏腰包拿出了筹建费,村娱乐中心腾出了3间房子作为办公室,挂出“戏剧大擂台”的牌子,村委委托退休干部徐德智为负责人。

  经过精心准备,“戏剧大擂台”与村民见面,每星期天下午表演一次,表演者是谁想参加谁参加,表演内容可以是自编自演的好人好事小剧目,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演唱曲剧、豫剧、农家小调,主要演员有18人,先后表演了10场。

  天池村举办“戏剧大擂台”的消息不胫而走,像一阵风很快吹遍十里八乡,吸引来众多戏曲爱好者前往观看。

  

  “戏剧大擂台”变为“梨园春”

  

  声势已经造出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怎么使“戏剧大擂台”不但不停止,而且能照顾到方方面面?

  村主任徐文建议:“就按照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的模式举办‘天池村梨园春’,每个月阴历初一、十五打擂,无论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都可以参加,每次擂台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奖品由村委会提供。”    

  要干就干得像模像样,他们成立了有7位戏迷组成的评委,购买了高中低档的收录机、收音机作为奖品,购买了大中小奖杯和金银铜牌以及证书,重新添置了乐器,拉起了架子。

  “天池村举办‘梨园春’大赛啦!”这一消息通过观众和戏曲爱好者很快传遍安阳市,戏曲爱好者都想去登台亮亮嗓子,和其他人交流一番。

  

  首届总决赛冠军外村选手摘取

  

  今年春节大年初一,天池村举办了“2007梨园春年终总决赛”,全年14次比赛的第一名参加总角逐。

  村汽车修理厂老板出资购买了360元的折叠自行车设为总决赛冠军奖,银奖是160元的石英钟表,铜奖是70元的石英钟表。

  经过一番角逐拼杀,冠军被外村一个男选手夺取,他高高兴兴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徐德智讲:“尽管奖品价值不大,但参赛者都想获奖。我们打分的宗旨是,同等水平情况下,尽量让外村人获奖,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外村人参与。如果获奖者都是我们村的,外村人就不来参加比赛了。”从第二届开始,外村就有人来参加比赛。百里之外的林州市、鹤壁市的戏曲爱好者来了,安阳钢铁公司业余艺术团和安阳市区东风乡业余艺术团干脆是整团30人前往参加。75岁的老支书徐德云说:“参赛选手都是一大早往这里赶,中午我们管饭,吃罢饭比赛就开始,因为大家还要回家,我们必须一个下午比赛完。有些曲目乐队拉不上来,那参加选手就清唱。”

  据老支书介绍,去年秋天,外村一个戏迷正在地里收秋,听路过的人说天池村下午有“梨园春”大赛,把农具一扔,骑自行车就跑来参加比赛。“有些选手虽然自己没有获奖,但也不愿意下台,非要再演唱一段两段。他们觉得大老远跑来,就唱一段太亏了。我们经常比赛到天昏地黑。”去年选手中,年龄最大的是57岁,最小的是8岁。

  除了“梨园春”,天池村还经常举办门球、各种棋类比赛。去年,天池村一跃成为全县“文明村”,村主任徐文胸有成竹地说:“今年我们一定能成为安阳市文明村。”

  

  他们已名声在外

  

  如今,“天池村梨园春”的名气越来越大,已经有外村邀请前往演出。

  在农村,只有春节家家户户人最全:外出打工的回来了,在外工作的回来了,大学生回来了。除了看电视、打麻将,没有一个项目可以让大家聚集到一起。有些村庄就邀请“天池村梨园春”去演出,模式像河南电视台《梨园春》一样。

  “团长”徐德智欣慰地说:“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先后被邀请演出两场,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因为大家都是爱好,我们一分钱不要。”

  如何把去年的选手集中起来去演唱呢?“副团长”徐德云介绍道:“每个参赛选手我们都留有联系方式,尽管是过年,但一听说出去演出,他们马上就赶来了。邀请我们去演出的村租两辆大轿车接送我们,中午管饭,晚上就回来了。”

  今年,每个选手都在准备更多、更精彩的唱段,以适应外出演出。

  “天池村梨园春”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周围村民前往一展风采。村主任徐文表示:“只要老百姓喜欢,只要有人参与,我们就会继续举办下去。”有企业表示,今年年终大赛的奖品将超过去年,起码是彩色电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