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凯 实习生 王晓哲 通讯员 李杰 文 李焱 图)“从今天开始俺一家四口都是白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了。手中有了股份,以后就要学城里人怎样投资。”昨日上午,金水区白庄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仪式结束后,参会村民白伟军难掩心中喜悦,向记者展示他刚领到的股权证。
也是2007年这个时候,一张写有白庄村总资产和村民持股资格的红榜在村中贴出,村里要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了,村民要当股东了。得到消息的老老少少纷纷走出家门,带着怀疑去揣摩自己在榜上的“分量”。
“张榜贴出通知后,大伙儿都有或多或少的怀疑,但怀疑随即被股份的含金量冲掉。”回忆村中改股份合作社时的场景,白伟军笑着说,最初他也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村是刚经历了东区拆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已趋于稳定。但了解到改股份制后,每个人都能持有6股股值为3140.08元的股份后,他静下来开始算账了。四口人等于拥有了24股股份,可以跟着
村里投资分红,还能监督管理村中的事务,解决了养老、看病的后顾之忧,就连下一代的发展也有了着落。
于是,和白伟军一样“算过账”的村民们暗喜并默认,看透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背后的“红利”后,开始了股权资格的“争夺”。
2007年11月8日,历经10个多月、连续三次张榜公示后村民持股资格才核定结束,白庄967位村民被确定享受股东资格,该村开始把总资产为19177600.97元的95%分配给享受持股资格的村民,并将剩余的5%作为待定人员的分配资金。
“白庄村改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后,已经初步形成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的经营模式,并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现在全村人都学起了理财和投资。”作为改造白庄村体制的智囊人物,金水区农委的程书军向记者坦言,白庄跨出这一大步不容易,村民要忘记“近郊村”这个概念,摘掉草帽穿上西服当市民,学着用脑子投资发展白庄股份经济合作社,溶入大东区的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