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年少时,有一次父亲苏洵给他和苏辙出了题目,让他们写文章,限半日完成。苏辙看了题目后立即展卷挥笔,写了改,改了写,如此反复。而苏轼却坐于庭中树下,手执折扇,两眼望天,眉头忽锁忽展。
苏洵见此情形,便问苏轼:“你弟弟都快完成了,而你却坐在阴凉处不动笔,在想些什么”
苏轼说:“我自然是在想文章了!”
苏洵诧异地说:“文章是写出来的,怎么是想出来的一会儿要是写不出来,定要重罚!”
眼见午时将近,半日时限马上就要到了,苏轼忽跳将起来,回房泼墨挥毫,一篇文章跃然纸上,比苏辙费力所作之文要强出许多。
三思而后行是自古就有的道理,正是人们所熟知的道理反而不被重视,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一件事之前多去想想,效果反而会更好。 摘自《莫愁·天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