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3  4  
PDF 版
旅交会“郑州馆”布展810平方米
出动百余记者 上街洒扫庭除
工人南路脏乱差
小广告 贴到大门旁
想当村官快报名
被曝光建筑工地 开始整治
无证饭店难容身
街头劝阻交通违法
郑州小幅降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本报为创建文明城市尽心尽力
出动百余记者 上街洒扫庭除

中原网  日期: 2008-03-17  来源: 郑州日报  
  上阵母子兵。

  我们脏了,路面净了。
  小记者忙不停。

  本栏图片由本报记者 丁友明 许大桥 李利强 摄

  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 安群英 梁晓 实习生 马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位郑州居民的责任。为了在郑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昨日,郑州日报的编辑记者们走上街头,清垃圾、擦栏杆、清理水道,开展了“创建文明城,记者在行动”周末义务劳动。

  廊桥擦得无纤尘

  上午9时40分,郑州日报60多名参加义务劳动的编辑记者们身穿红马甲,手掂毛巾、脸盆等工具,从报社新闻大厦出发,兵分三路,开始行动。第一路“人马”走上二七广场廊桥,拿起抹布,细心地擦拭栏杆、幕墙和玻璃,边边角角都不放过。“哎呀,刚擦过的栏杆有水印!”几位细心的女记者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即把毛巾拧干再擦一遍,栏杆和印花玻璃被擦得一尘不染。

  本报记者的行为感染了不少人,他们自觉地把垃圾扔进果皮箱,维护廊桥的整洁。

  汗水随着尘土飞

  上午9时30分,男记者们来到西三环与航海路交叉口,一下车,大家就在离绿化带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堆生活垃圾。大家迅速戴上手套,拿起铁锹铲起了垃圾,霎时间,十几把铁锹同时挥舞,将垃圾清理到运垃圾的卡车内。半个小时后,垃圾消失了,大家身上都落满了一层灰尘。

  金水河畔除绿苔

  此队“人马”的任务是清理河道,打捞水中杂物,清除岸上绿苔。昨日上午9时50分,十几名编辑记者来到金水河隋河宋肆段,经金水河管理处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后,大家拿起扫帚、刷子、排刷等工具,四人一小组划片包干,开始大干。

  一条不长的河道,清理任务并不轻松,本报记者干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把河底和河岸上生长的绿苔铲除,把水中的树叶、塑料袋等漂浮物全部捞上来。

  小记者人小志高

  昨日,本报组织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管城区回民第一小学、二七区幸福路小学和中原区华山路小学100多名小记者走上街头,开展了“我为郑州添光彩、制止不文明行为”活动。

  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管城区回民第一小学的小记者来到二七广场,在报社记者和交巡警三大队交警的带领下,在路口和公交站台向行人宣传文明行路和安全出行。小记者们分成两队,一队来到二七广场公交站,扯起“叔叔、阿姨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条幅,一边向等公交车的叔叔阿姨宣传遵守交通规则,一边搀扶老年人上车。另一队小记者拿出自己带来的工具,清洁广场路边的护栏,在广场上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