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阿芳的婚事
野蛮生长
玩家与行家
斑马线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老郑州的洋风味
“正”字计票法溯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掌故
“正”字计票法溯源
夏 吟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0  来源: 郑州日报  
  在一般的选举中,往往采取无记名投票的选举方法。选票收上来后,再由现场产生的监票人、唱票人和计票人来统计票数,通常用“正”字来计被选票数,以得“正”字的多少排出醒目的先后顺序。这种计票方法简便易懂,透明度又高,很受选举人欢迎。

  “正”字计票法是由旧时戏院记账先生(司事)记“水牌账”演变而来。在清末民初,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戏院(俗称茶园),其舞台形式大都为正方形,楼上叫“花楼”座位,左右偏座称“包厢”。楼下正厅为达官贵人等上等人物预先包下,他们携家带口来看戏,不与平民混杂,他们坐席前放有八仙方桌,下等坐席则是条凳长桌,看客可边看戏边品茶。当时的剧院没有门票,由服务员(案目)在大门口招徕看客,每领满5位入座,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服务员的姓名。稍后,由服务员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就会准确无误。

  这种记“水牌账”的方法,后来随着戏院门票的兴起而被废弃,但它作为一种简明、易懂和便于众人监督的计数方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并被普通选举计票和分项数字统计中使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