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伟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27%的人有睡眠问题,在我国失眠者也占30%以上,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而且每年的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失眠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精神疾病,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而在失眠的人群中,80%的失眠是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
明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良好睡眠,还特别强调了婴幼儿的金质睡眠。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时才会分泌,充足而优质的睡眠对幼儿是非常重要的,而良好的睡眠习惯则是优质睡眠的有力保证。
坚持自然入睡
家住中原路的遥遥是一个2岁半的儿童,她性格比较活泼调皮,对新鲜的世界充满了兴趣,以至于晚上11点多也是兴趣盎然地要家人陪她玩耍,不愿意睡觉。她的爸爸妈妈上一天班都比较累,大半夜的哪经得起她这样的折腾,困得实在熬不下去,妈妈就劈里啪啦地打遥遥的屁股,小家伙就哇哇哭着要奶瓶睡觉。这样,每晚妈妈都要用这样强制的手段,遥遥才会老老实实地睡觉。
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全玉介绍,遥遥这是属于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这种睡眠障碍多表现在儿童群体。由于父母或照护者不适当地强迫儿童就寝,导致小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该就寝时故意拖延或拒绝上床,如要求喝水、上卫生间、讲故事或感到害怕等,引起入睡延迟。只有照护者采取训斥、威吓或殴打等强制措施才能较快入睡,以致以后不用强制手段便不能入睡。睡眠不足可出现情绪不稳、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能力下降等。这种情况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渐好转。
保持愉悦心情
陈晓诗,郑州市某中学高三学生,每夜挑灯夜读到凌晨2点,第二天天不亮就又起来背英语。眼见高考一天天临近,心里越来越没信心,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于是开始有点睡不着了,继而开始失眠,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
这类失眠群体会因为学校压力、社会压力等因素而强烈影响自己的情绪,会出现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属于情绪性失眠。情绪性失眠占失眠人群比例的80%以上,一般始于青年(20~30岁),中年期逐渐增多,少年儿童罕见。女性发病更为常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常国胜说,随着现在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心理压力增加,抑郁和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负性心理变化,“烦着呢”、“郁闷”是现代人的口头禅,可见抑郁、焦虑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且抑郁和焦虑导致的失眠在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人不同阶段都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产生失眠的人群当中,有多大比例是精神压力造成的,常主任指出大概80%以上都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压力造成的。所以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就是解决心理上失眠的负担。失眠患者一定要先查找一下引起失眠的原因,如果是心理问题就应该多放松身心,白天多参加一些活动,可以跟朋友出去娱乐一下,释放压力。
勿过分担忧睡眠
王丽华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患有长期的慢性病,由于天气变化忽冷忽热,得了流感并产生了并发症——肺炎,发烧、头痛、咳嗽随之而来,夜间睡觉时不时地就咳嗽,再加上之前的慢性病,使身体更加不舒适,老人整晚都处于一种失眠的状态。
轻微的如牙痛、头痛、胃炎患者等,重一点的如肝炎患者,这些人因为身体有疾病,连带睡眠产生问题,如牙齿一发痛,不但吃饭没了胃口,就连到了床上,也要辗转反侧,影响睡眠时间和质量。据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于俊丽介绍。
有的老年人对睡眠有恐惧感,担心一眠不醒,一旦遇到失眠,心情又十分紧张。情绪一紧张,反过来又影响睡眠,“我晚上要是疼得睡不着怎么办啊?”、“我要是睡着再被疼醒该怎么办?”等等,带着思考问题入睡更容易失眠。睡眠固然重要,但绝不可看得太重。大多存在失眠障碍的患者都可能担心失眠,可越担心失眠越睡不着,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改善睡眠质量更加不利。于主任建议这类患者还是先应该以治疗原发病为主,这种状况的人,发病率相对较低,也容易治疗,不用吃专门的睡眠药物,只要把原发病治好,症状自然消退。
轻松享受睡眠
高晓红是一公司员工,由于公司组织春节联欢晚会,她报名参加了独唱节目,就在演出的前一天晚上,由于心情既紧张又兴奋,一整晚没有睡着。
这种失眠是暂时性的,由于偶发的事情,一时决定不了,会在一定的时间里失眠,暂时性生理性失眠十分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大部分可以不治而愈。于主任说,我们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明天要办什么事情,需要早起床,我们可以不需要闹钟就提前起床。这种失眠只维持几天,此刻不必惊慌,几天后会不治而愈的。
专家特别提醒:
由于个体有差异,对睡眠时间要求也不同,只要第二天精力充沛,不影响学习、工作,睡眠就算充足。专家为健康睡眠做出几点提醒:
第一,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第二,睡眠的环境要尽量保持安静、舒适、安全;
第三,晚上不要在床上看书或看电视,有困意的时候再上床睡觉,20分钟不能入睡者,可以做一些单调的事情;
第四,睡前的2个小时内不适宜做运动;
第五,中医上有句“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尽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饮酒,喝咖啡、茶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要随时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在这些调节下仍不能治愈失眠,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