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陈思进
据我所知,在美国是否属于中产阶级,首先看你年收入是多少。按2003年的标准,单身年收入在4万美元至6万美元,或家庭年收入在5万美元至7万美元之间属中产阶级;除了收入稳定外,中产阶级群体还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中产阶级之所以成为社会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并不单单因为他们口袋里的钱财,还要具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与社会关怀”。至于是否拥有房子或车子,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取决于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在华尔街,80%的白人是不养车的,一次我和老板出差去波士顿,他告诉我要租一辆车。我感到很奇怪,他应该是有车的,便问道:“为什么不开自己的车去”他说:“我没有车。”我想,他每年至少赚30万美元,为什么不养车呢他看出我的诧异,反问:“为什么一定要养车呢”从此,我渐渐地发现有些美国人不养车。以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曼哈顿为例,这里95%以上的居民没有汽车,都乘坐公交车。如果周末去海滩度假,他们会选择租车。
亿万富翁、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也是每天坐地铁上班,人称“地铁市长”。起先,我想那不过是拉选票的“噱头”吧。后来,我每天坐地铁上班,隔三差五碰到他,才相信不是作秀。我住进曼哈顿的罗斯福岛,这儿是各国驻联合国官员的居所,他们也入乡随俗,每天都是搭乘岛上的红色大巴出出进进。红色大巴和美国接送小孩儿上学的校车很像,一大车衣冠楚楚的外交官乘坐其中,也算是纽约的一大景观。
再来看看欧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慕尼黑,每天有60%的居民乘坐公共汽车,20%的人骑自行车出行。
四个月前,我从华尔街回到多伦多,进入一家加拿大证券公司工作。这儿是加拿大金融中心,几乎在每家银行总部大楼门口,都停着上百辆自行车,很多家住附近的白领都骑单车上班。
在西方发达国家,那种将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看成是降低身份的观念早已过时。甚至有更多的人将骑自行车当做一种时尚和光荣。
法国巴黎率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自行车革命”,从政府层面启动自行车出租服务。市政府将两万辆自行车放置在全市三百多个自行车站,同时有一套电子智能系统进行管理。如同公共汽车站那样,这个自行车出租系统每隔300米就有一个自行车站,同原有的公交系统相配合,方便人们换乘。每个自行车站都有几十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通过一个电子锁固定在停车位上,人们可以通过刷卡来借车和存车。巴黎人把这场环保交通革命命名为“自行自由”。
有些人可能觉得一个城市的汽车越多,那里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哈佛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汽车数量从无到有的初期阶段,生产效率的确得到提高。但拥有一定数量后,交通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渐渐地将会抵消生产力的提高。渐渐地,整个城市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摘自《做人与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