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郝许峰 杨勇)昨日,郑州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的员工来到相距不远的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该校有关仪器完成了基础粉料的性能检测。以前需要到北京花三四天才能完成的检测,现在一个上午就完成了。这种便捷得益于郑州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成投用。
其实,以前像华硕公司“东奔西走”检测样本的经历在国内十分普遍。由于部门、地域条块分割,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不得不远赴外地寻找仪器检测产品,一方面同类仪器却躺在附近的实验室里“饿肚子”。据不完全统计,郑州地区至少有11台用于常规检测的色谱分析仪,而3台已能满足全市检测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科技局决定构建郑州地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06年9月,郑州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开通。目前,加入郑州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各类检测机构已达60余家,纳入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数量达956台(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科技资源,通过统一的共享管理模式和服务流程,得到一定程度的盘活。
华硕公司的总经理蔡鸣喜滋滋地告诉记者,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该公司每年可节约检测费用15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除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外,目前我市建设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还包括科技文献、科技数据、成果交易、制造业信息化等十大共享平台,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普通市民,均可登录市科技局门户网站——郑州科技港免费查询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