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给年轻朋友的忠告
野蛮生长
《身体语言密码》
图片说明
仁慈节俭不为先
斑马线
“倒计时”的由来
图片说明
周勃冢的传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仁慈节俭不为先
舒安娜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6  来源: 郑州日报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仁慈,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这就是他在《道德经》第六十九章中曾经说过的“我恒有三葆,持而葆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在老子看来,正是因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心胸宽广、豁达大度,也才能做到不计得失、忍辱负重,英勇无畏,得天之助;正是因为节俭,统治者的地位才能保持长久,开拓疆土,国家才能富强有余、细水长流;正是因为谦和退让,才能成为万物的尊长,受到众人的拥戴。“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其力量和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慈包含有慈爱、柔和、爱惜之意。告诉我们不仅要宽厚待人,富有同情心,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而且还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说损人之话。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

  “俭”的内涵一是节俭,二是收敛。老子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俭”不仅仅只用于财产方面,一切事情均可用俭。

  “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老子深处战乱,深深地感受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

  老子所倡导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崇俭节欲的思想,其实也是当代人们思想行为准则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时代价值。

  可惜的是,老子在两千多年前送给后人的三宝,不少现代人却丢失殆尽。只要静观身边的一些从政为官者,就会发现争名争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争得一官半职跑上跑下,送这送那。一旦争得了职务的人,便颐指气使,自以为是。这样的人自以为这样做很得意,其实他哪里知道,那是有损他自己的风度和修养的做法。如果这种作为是属于个人修养范围内,还有理由不理睬。怕的是把这种作风带到工作中,武断专行,自私自利,挥霍无度、奢侈浪费,拿着权力滥用,拿着党和人民的事业当儿戏。那就会给工作的开展和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理解的老子的三宝是这样的:如果给自己机会去做官,那就以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小心谨慎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不夸己醒,不嫌人醉,聪明不露、才华不逞。得意而不忘形,富贵而不骄纵。假如机会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那就一如既往,把自己目前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厌世,尽可能快乐生活每一天。我想,这应当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道理吧。

  说到底,天下不是只有做官一条路,不是只有做官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条条道路通罗马”。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别人、排忧解难,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问题是自己怎么看待名利、是否愿意放下那颗名利之心。看透了,什么都能放下。看不透,什么都放不下。但是,追求名利又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因而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地被诱惑、又不断地去抵抗诱惑的过程。很多时候,人常常是能看透而做不到。而有的人则是活了一辈子也看不透,到死都在名利场上拼搏、厮杀。

  所以,老子所说的三宝,千百年来被人们实践着,运用着并体会着。它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最高要求。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些,只有不断地努力去做,不断地去完善自身。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