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登封
3  4  
PDF 版
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成果显著
保安岂能穿警服?
整顿矿业秩序 登封在行动
从泰山出发看嵩山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工商部门加强 农资市场监管
警方举办英语口语培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从泰山出发看嵩山
赵学法 文 黄建松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6  来源: 郑州日报  
  嵩山幽谷
  在嵩山奇峰秀谷之间,镶嵌着闪烁古人智慧的名胜古迹。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先人们就在嵩洛地区建都,一直延续了1500多年。嵩山古称外方,夏朝时先称嵩高,后称崇山,商代时复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东周时称中岳,五代以后称嵩山。而其他四岳则是以中岳为参照定名的,并按道家的五行学说,形成了五岳并立的格局。远古时代,由于嵩洛地区原始部落拥有的疆域不大,视野狭窄,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嵩山就是天下最高的山,离天最近;中岳就是天下的中心,地处中原;部落首领居住的城邦是国中之国,称为中国。人们对大山崇拜,将嵩山视为登天的阶梯,将中岳视为崇天敬天的圣地。嵩山黄盖峰下始建于秦朝的中岳庙,袅袅香火飘逸了两千多年,是历代帝王祭祀天地的神圣殿堂。据说盛唐时中岳庙占地960亩,约合58万平方米,其宏大的规模是其他岳神庙无法比拟的。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则仿照北京故宫的形制,对中岳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饰。如今,中岳庙的面积虽然仅存10万多平方米,但主体结构却依然如故,保持着南北纵深11进、长达1.3公里的格局。这里的博大精深和皇家气派,见证了历代帝王对中岳神灵的推崇和敬仰。

  在嵩山的涧溪瀑泉之中,流淌着中华民族成长史上各个时期的动人故事。约在五千多年前,一个叫“有熊氏”的原始部落,就繁衍生息在嵩山以东不远的青山绿水之间。其部落首领“轩辕”因出生于五行中的土日,而土是黄色的,所以被后人尊称为黄帝。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黄帝与炎帝联合100多个部落,彻底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族,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了“黎民百姓”一说,后人自豪地称己为“炎黄之孙”。黄帝为了安抚归顺的各个部落,在嵩山以东具茨山下召开的部落首领大会上,毅然决定改变本部落原有的“熊”图腾,取各部落图腾的一部分,即狮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组合为统一的新图腾,这就是“龙”。黄帝之后,嵩洛地区又延续了颛顼、帝喾、尧、舜四帝。大禹因治水有功,舜帝举荐他做了部落首领,从此历史的车轮驶上了华夏的轨道。“华”是地名,“夏”是我国氏族社会末期一个强大的部落。大禹在嵩山南麓的阳城建立了夏都,其子夏启废除了延续五帝的禅让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奴隶制王朝——夏。嵩山阅尽了夏王朝470年的兴亡史,随着最后一个昏君夏桀在鸣条之战中败亡,中岳聚集的王者之风似乎已经散去。直到830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770年的时候,周平王东周续周,由宗周西安迁都成周洛阳,才使帝王之气重聚嵩山脚下。无奈天下诸侯互相攻伐,连年征战,烽火不息,东周天子的宝座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维持到公元前256年,就在秦兵的铁蹄践踏中轰然坍塌了。从此以后,嵩山至尊至圣的地位不复存在,然而中岳之魂却常聚不散。公元前110年,汉武刘彻在百官的簇拥下驾临嵩山,隆重举行了封禅仪典。在登山的路上,君臣们还演绎出了“山呼万岁”的典故。又过了700多年,也就是公元696年的冬季,73岁高龄的女皇武则天驾临嵩山封禅,不仅将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元年”,而且将嵩阳县改为登封县,将阳城县改为告成县,以示她登封中岳,大功告成。4年之后的公元700年,77岁的武则天再次驾临嵩山,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此时的女皇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向上苍投下了除罪的金简,祈求神灵宽恕自己一生的过错。1100多年后的1982年5月,有位药农在嵩山采药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枚金简。金简灿烂依旧,散发着幽幽玄秘之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故事。

  遥望嵩山的奇峰峻岭,遥想嵩山的人文故事,不仅联想到了东岳泰山。笔者生长在泰山脚下,仰望泰山久矣,登临泰山无以计数矣,一向认为泰山最为古老,系当之无愧的“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从来不敢妄评泰山的雄伟,妄说泰山的深邃。直到嵩山归来之后,才觉得泰山从九天之上慢慢地落到人间,在自己的心目中有了准确的高度和宽度。住在泰山脚下,渐渐地也没有压抑感了,玩笑之中偶尔冒出几句泰山的微词,也不再招人斥责了。其实,在大自然中,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所谓的泰山“之最”、“独尊”和“第一”等等是不存在的,无非是泰山人的自我感觉和别人的颂扬而已,千万不可当真。平心而论,东岳只是五岳中的一岳,而且相对于中岳而立。泰山有别于其他四岳而独到的地方,也有不如其他四岳的地方。不能只知“泰山归来不看山”,也要知道“黄山归来不看岳”,况且黄山并不在五岳之列。窃以为,只有把天下的名山大川整合到一起,取其精华,扬其所长,大山才是完美无缺、魅力无穷的。

  从泰山脚下出发,经郑州向西南不远,中岳嵩山便映入眼帘。群峰簇拥的中岳嵩山,挺拔屹立,气势磅礴,素有“赫赫天中王,巍巍踞中州”之美称。如果说东岳泰山以其“雄”、西岳华山以其“险”、南岳衡山以其“秀”、北岳恒山以其“幽”著称于世的话,那么,中岳嵩山就以其“峻”名播中外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