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新郑 合作社辟蹊径助农增收
不文明现象再“回潮”
4000大学生竞考“村官”
695个专业招收对口生
日本学生郑州“结对子”
积极投入百日会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8月举办第二次“海葬”
炎黄黄河碑林年底亮相
小区健身器夺命八龄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1600多块碑刻诠释厚重文化
炎黄黄河碑林年底亮相

中原网  日期: 2008-03-31  来源: 郑州日报  
  炎黄二帝塑像的落成让郑州再添国际旅游名片,黄河风景名胜区也成为炎黄子孙和国际友人寻根拜祖、观光旅游的胜地。如何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今年年底前,该景区将再添独特景观——集纳1600多块碑刻的“炎黄碑林”、“黄河碑林”。

  根据相关规划,该景区经多方研究确定在炎黄二帝塑像西面谷地,修建以体现炎黄文化为主的炎黄碑林,在大禹山北坡修建以体现黄河文化为主的黄河碑林。

  炎黄碑林主要分为入口展示区、书法名人区、名人书法区、海外华人区、国际友人区、美术作品区六大景点。整个设计以适应性、景观性、可参与性为原则,着力为游客营造品位炎黄文化的休闲空间。整个体系通过曲线形态把碑林分为记忆、时空、文化、延续和沉思五大章节,用文章的结构作为创作手法,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其中,门户记忆空间采用图片形式诠释近30年各界人士建设黄河碑林的梦想。时空动态空间用景墙、坐凳等景观元素展示名人书法及碑刻作品。延续空间主要采用拓碑、沙地临摹等可参与性活动表现元素。沉思空间则采用两组圆形雕塑创造出供人思索的空间。

  黄河碑林主要分为入口广场区、核心碑林展示区、休闲展示区、休憩观景区、空间转换区五大景点。在建设过程中,景区将在大禹山北坡打通一条人行登山步道,形成宣传黄河文化的景观长廊,既方便游人通行,又完善了黄河碑林的文化主题。在设计上,依照原始地貌,尽可能保持原始地形,通过一条游路、两个广场、若干景点的串联,打造多层次的碑林景点,碑石、广场、亭台、绿阴将构成一个个优美景点。

  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雒国栋告诉记者,自1985年碑林项目开始征稿以来,已收集1600余块碑刻及多个名人雕塑及书法作品。作为2008年郑州市跨越式发展的文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已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将于近期开建。炎黄碑林、黄河碑林建成后,将有力提升炎黄文化、黄河文化内涵,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中原文化的又一窗口。

  本报记者 成 燕 通讯员 孙 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