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违规建商业网点最高罚100万元
理财 驿站
新豫商崛起西南边陲
洗衣生意火起来
沪深股市剧烈波动
黄金期价跌破200元
未激活信用卡也收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豫商崛起西南边陲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3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裴其娟

  1云南豫商崭露头角

  “在云南成立的异地商会我们是第13家。”云南省河南商会会长、云南世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督说:“我们有信心做大做强,把河南商会打造成异地在滇商会中的后起之秀。”

  目前,在滇豫商已超过30万人,他们投资的大型企业有2000余家、中小型企业上万家,总投资超过百亿元,涉及房地产、金融、建筑、重型机械、珠宝玉器、矿产等行业。

  2001年,离开北京某刊物的刘兴督立志创一番事业,但当时只有十几万元的资金,在北京创业根本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恰逢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他看准了昆明的商机,到云南成立了云南世林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呈贡县洛羊镇开发高档别墅。如今,刘兴督开发的别墅售价已由当初的每平方米3000元升至8000元。他的资产已达到数亿元,年纳税额突破1000万元。

  商会常务副会长乔万强目前拥有一家电缆厂以及多处钼矿、锑矿、铅锌矿,生意做到腾冲、大理、曲靖、缅甸等,总资产达数亿元,年总营利额3000万元;常务副会长付保庆目前身为云南阳光事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公司资产近500万,销售网络覆盖云南全省,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年销售额1个多亿,占据云南数码相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商会副会长夏金虎两年前注册云南蜘蛛网科技有限公司,其系统集成、光电子产品研发目前已实现盈亏平衡,在云南电子信息行业初露头角;副会长李学中是云南玉器行业的“领军人物”,价值300多万元的“玉白菜”是他的镇店之宝。他带出来的100多名南阳镇平老乡如今占据昆明景星花鸟珠宝世界商户总数的80%,其中有些商户的资产过千万;副会长张随义经营的昆明义和电器有限公司总资产2000万元,业务辐射云、贵、川、鄂和缅甸、老挝、越南,他还涉足钨、钼等矿产资源开发,年产值3000万元;副会长张桂兰的瀚林图文印刷公司靠着“一站式”服务,抢占云南数码图文印刷行业60%的市场份额,跻身云南图文印刷业前三强。雄心勃勃的她还将在云南省新开10个分公司。

  “河南在滇创业的民企,虽然进入时间不长,但实力上升趋势明显。”云南省工商联宣传处处长刘宏说。

  云南地产新秀、珠宝玉器行业领军人物、贵州首富、水泥大王,这一个个头衔正在与豫商联系起来。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部分眼光敏锐的豫商乘势抢占先机,找准市场空白点,奏响创业之歌,崛起在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

  豫商异地创业的故事和他们的成功之道,受到家乡人民的关注。3月23日至29日,本报记者作为省政协、豫商联合会组织的豫商采访团成员,远赴西南边陲,对在那里创业兴业的豫商群体进行了近距离采访。

  3 新豫商前路漫漫

  “商会建设是新一轮经济竞争的表象,是领跑经济的竞争新手段,将通过整合资金、人力等资源,实现由单打独斗型经营到规模化经营的转变。”云南省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关书记崔民主说。

  云贵两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是,随着各家商会的建立,形成了各大商帮,大大加剧了竞争,矿产、房地产等多个行业近几年可能面临资源整合、重新洗牌,要想不被吃掉就必须有更多的投入。

  “成立商会虽有‘豫商兴邦、抱团求大’的愿望,但现在谈合作谋取更大生意还为时尚早。”贵州省河南商会会长张泉水说。豫企在贵州省占重要地位,但基本仍是各自为战,由于商会2007年12月刚刚成立,在联合商家壮大实力方面尚未实现大的突破。

  “现在云南省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扩大,进一步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双边经济合作,为商家提供了无限商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云南淘金,而河南人要在云南站稳脚跟,有更大发展,就必须团结起来,树立‘新豫商’形象。”云南省河南商会会长刘兴督说。“但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其他异地商会相比,豫商在人、财、才方面还有欠缺。”刘兴督表示,为了帮助豫商做大做强,商会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如通过大规模公益事业与当地政府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为合作打下基础,动员会员共同成立豫商投资集团等等。

  2贵州豫商日益壮大

  如果说云南豫商是后起之秀,那么,贵州豫商则不同,既有雄起黔西南的大企业家张氏兄弟,也有刚刚完成异地产业嫁接的年轻后生。“三代河南人在黔安家创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功不可没。”贵州商会会长张泉水说,从解放初期支边的第一代河南人算起,如今在黔创业的河南人已是第三代,总人数近10万。

  贵州豫商雄起的代表人物首推祖籍南阳镇平县的张氏兄弟。哥哥张芝庭,贵州神奇集团董事局主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两届全国政协委员,首次带领民企走入医药界,创业22年来,总资产十多亿元,仅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就达5亿元,在胡润《2004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弟弟张之君,贵州百强集团董事长,旗下共有26个分公司,涉及制药、百货、地产、食品、金融5大行业,其中年销售额2亿以上的“小巨人”企业3家,1亿元以上的4家,5000万元以上的5家,并以每年30%~60%的速度发展。张之君的企业号称“企业家摇篮”,曾在1996~2000年5年内培养出100个资产百万职业经理人。

  一批当年跟随父辈赴黔创业的豫商成就不菲。1993年,张泉水从老家巩义来到贵州,帮助经营贵州铝厂的父亲创业,从看见烟囱冒烟就头疼的眼科医生,到见不到烟囱冒烟就头疼的“水泥王”。他首先建成年产20万吨特种水泥生产线,填补了西南地区空白,随后的三年间,连续“吃掉”6家水泥厂,并扭亏为盈。目前,张泉水的水泥企业资产达数亿元,并即将进军贵州房地产业。

  完成造纸厂异地产业嫁接的孟怀礼、孟浩东父子,夫妻共同创业、投资夜朗洞旅游业的张红亮、徐晓君夫妇,贷款2000万元、雄心勃勃进军贵州医疗器材业的王学哲……在贵州,更多的是像他们这样还处在资本积累阶段的豫商。

  “在黔豫商创造了巨大财富,年销售收入300亿元,税收50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30多万。”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李金顺说。豫商企业同时带动了贵州当地的相关产业,如运输、包装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