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史海拾贝
3  4  
PDF 版
胡友松与李宗仁的忘年恋
显微镜
清末彩票发行盛况
迷恋红颜九百年
钱财买不到寂寞
那双眼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胡友松与李宗仁的忘年恋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4  来源: 郑州日报  
  童年的记忆

  1939年,胡友松出生在旧中国的十里洋场——上海。幼年时的胡友松名叫胡若梅,那是母亲胡蝶为她起的名字,意思是希望女儿如梅花一般美丽坚强。因为是胡蝶的私生女,若梅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她也从来没有问过。

  对于自己的童年,若梅最愿意提起的是各色干妈——那些军官的太太们。可以看出,胡友松老人更愿意让人知道的,是她和同龄孩子相比,有更多的漂亮衣服,更多的机会坐高级小轿车,比他们见了更多的世面。胡若梅其实没有家,尽管她不愿意承认。从小,她就住在酒店的长包房里,而她的母亲胡蝶忙于拍戏,两三个月才能回来见女儿一面。6岁时,不幸染上了湿疹,在医生的建议下,胡蝶委托军阀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带着若梅到气候相对干燥的北京定居。

  1949年初,李宗仁出任已经风雨飘摇的南京国民政府代总统。这时,意识到时局变化的胡蝶只身奔赴香港。胡蝶离开时的心境无人知晓,但她的离去,却让独自留在养母沈文芝身边的若梅,开始了苦难的少年生活。寒冬腊月,养母一边叫着“这不是你家,找你妈去,”一边将若梅从床上拖起来,赶出家门。“我一直走到了什刹海,我大喊‘妈,你接我来吧!’”胡友松说,绝望的她当时连死的心都有。“我真想跳河,但那时候冰很厚,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北京的正月,寒风凛冽,若梅冻得瑟瑟发抖,无处可去的她最终还是回到养母家,任凭养母虐待。

  新中国成立后,若梅逐渐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进入中学读书。她把名字改成了友松,她想努力融入社会,但是在浮华中长大的她,和那个火红的年代显得格格不入。“特别是家庭出身,我什么都不想填,最多只写有一个养母。”不幸的是,过往的一切还是被查了出来,胡友松的名字被从第一批入团的名单中撤了下来。

  如一株孤寂的花朵,胡友松的青春在沉默中度过,中学毕业后,她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做了一名护士。

  年龄悬殊的老夫少妻

  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斡旋下,多年旅居美国的李宗仁,终于返回了祖国。这位曾经的国民党代总统的回归,在当时是颇具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而此时,正在通县医疗队劳动的胡友松,也从广播里第一次听到了李宗仁的名字。“第一条新闻,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回国。我想国民党的总统回到共产党这儿,惊讶。他待遇很高,除了毛泽东以外,国家领导人都上机场迎接他,我觉得这个人了不起!”胡友松不会想到,一年后,27岁的她竟然会嫁给这位已76岁高龄的李宗仁,成为李宗仁的第三任太太。

  1966年,刚归国一年的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因乳腺癌病逝。老年丧偶的李宗仁在孤独中萌生找一个人陪伴的想法,秘书程思远着手为他物色人选。这时,程思远的一个朋友,曾经给胡蝶改过剧本的翻译家张成仁想到了胡友松。

  于是,胡友松坐上了久违20多年的小轿车。“我问他们要带我上哪儿啊?他们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轿车驶进一个大门,胡友松走下轿车,“一位穿军装的警卫过来开门,那个走廊很长,走到大客厅他们说,这是李宗仁先生。”30年后,回忆起当初见李宗仁的那一幕,胡友松十分清晰,“我想象李宗仁一定挺高大的,其实不高。可是,很有军人那个气质,说话很洪亮。”

  李宗仁则是一下子就迷上了胡友松。为此有关领导专门找胡友松做思想工作。尽管是白发配红颜,但胡友松很快同意了这桩婚事。说起此事,胡友松的坦率令人惊讶:“只要跟李宗仁结婚,我的一切都改变了。医院不用去了,生活条件变了,个人处境也变了,我可以彻底地走出那个老太婆(养母)的家了。”

  温暖的婚姻生活

  1966年7月26日,27岁的胡友松与76岁的李宗仁在北京的“李宗仁公馆”举行了婚礼。结婚晚宴规模不大,参加的只是李宗仁的一些老部下和几个民主人士。

  婚礼以后,李宗仁和胡友松被安排到北戴河休养。从这个陌生的地方,这对老夫少妻开始了他们的婚姻生活。“他又像我的长辈,又是我的丈夫,反正很难用语言来表达那种我那复杂的心情。”说起和丈夫相处的细节,你依然可以感到胡友松从这段婚姻中获得的温暖。“我在我的卧室睡觉,他每天夜里要从他的卧室上我那儿看一看,给我盖个被子什么的。后来我就烦了,跟他说以后不要来吵我,因为那时候我神经衰弱很厉害。后来他还是去,但是光着脚不穿鞋,怕吵我。”还有一回,胡友松肚子疼,李宗仁告诉她吃4两南瓜子可以解痛。“我就发怵,我说这怎么吃。晚上,李先生把4两瓜子全嗑成了瓜子仁儿。第二天我一醒,哎呀,那一盘啊。李先生说,若梅我把瓜子都给你嗑出来了,你就这么吃吧。”面对丈夫的体贴,胡友松哭了。

  当胡友松开始享受幸福与归宿感的时候,窗外的世界已经因为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而风雨飘摇。看着身边的那些将军司令纷纷被批斗,原本谈笑风生的李宗仁变得沉默了。

  1969年1月30日,在年轻妻子的陪伴下,78岁的李宗仁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一谈起李宗仁辞世前的细节,胡友松马上变得十分低沉和烦躁。可以想象,那是她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刻。那一刻,给过她温暖的人即将离去,她将从此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和复杂的政治环境……

  让人感叹的人生总结

  胡友松是个要强的女人。与李宗仁结婚前,刚进李公馆,她就向工作人员声明:“我不管钱,所有存折、钥匙都不管,也不继承财产,我只负责照顾李先生的起居。”胡友松履行了她的诺言。正是她无微不至的看护,使李宗仁在临终前倍感欣慰。

  李宗仁逝世后,上级领导曾批示:李宗仁的遗产上缴国库,郭德洁的遗产由胡友松继承。从1969年至今,胡友松先后把李宗仁留下的20余万元现金上缴国库,并把李宗仁的大量遗物捐赠给了中国历史档案馆、广西李宗仁官邸和山东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

  丈夫离去后,胡友松的厄运便接踵而至。那时,“文革”愈演愈烈,胡友松先是被赶出李公馆,后又被扣上“港台特嫌”的帽子,下放到武汉参加劳动。在最难熬的日子里,胡友松改名为王曦。一个“曦”字,道尽了她对美好生活的企盼。1年后,在周总理的关照下,胡友松回到了北京。

  “文革”结束后,胡友松被分配到了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胡友松又结了一次婚,但这次婚姻并不幸福,她很快又离了婚。

  1989年,81岁高龄的胡蝶在加拿大病逝。她的临终遗言是,“蝴蝶要飞走了。”几年后,胡友松才在北京得知胡蝶去世的消息。她不知道母亲老年的样子,她更不知道胡蝶“飞”走时是否还记得有个女儿叫若梅!

  如今的胡友松,尽管生活平淡如水,但与两个传奇人物——胡蝶和李宗仁的特殊关系,使她仍然与众不同。让她总结自己的一生,她只说了4个字:“一声叹息!”

  摘自《现代家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