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中原商情
3  4  
PDF 版
3G来了 既要好看又要中用
新闻资讯
郑州移动喜获中央企业“优质服务年”先进单位
大商慷慨捐助贫困生
消费模式花样翻新
消费维权热线 0371-67655533 676552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消费模式花样翻新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4  来源: 郑州日报  
资料图片

  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电子信息的畅通,很多商业模式像雨后春笋般在市场浪潮中崭露头角。例如网络购物、电视购物曾被一度“宠幸”,且受到年轻人士及白领阶层的钟情。但受到信息的不透明、售后保障等弊端,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何规范市场,维护消费者利益,迫在眉睫。

  电视购物“暴利”时代或将结束

  电视人转型从事商品零售

  近期有网友爆出,在全国的多个购物频道出现一款明星代言的“黄金叶坠”产品,价格为400多元,但经过鉴定却发现所谓“黄金”只不过是普通黄铜。此事引发争议一片,“诚信”再次成为购物频道的软肋。

  近年来,部分购物频道出现质量、价格等问题,甚至被一些市民误认为是“欺骗”的代名词。对此专业人士表示,中国电视购物界目前还处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此前的电视购物公司给客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建立信赖也将成为电视购物频道的首要任务。

  笔者了解到,一些购物频道则只负责提供渠道资源,在内容、经营等方面则是委托给专业公司和商业企业,而有些购物频道的工作人员,则全部由专业的广电集团人马转型而来。对于从原来的“电视人”、“媒体人”到商人的身份转变,专家表示,从广电行业“跨界”到商品零售业,是业务模式和思维观念的重大转型。为了适应这种“转型”,许多购物频道在硬件和软件资源上均进行了准备。除了出身广电体系的媒体人外,也引进了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中的实战人才。

  品牌建设成竞争力之本

  早期的电视购物,往往被打上“暴利”的标签。业内人士向笔者介绍,中国最早的电视购物节目诞生于1992年,电视购物最初的模式就是由电视台直接主办,而非电视购物公司向电视台购买时段的形式。而在近些年电视购物的发展风潮中,国内大量涌现的电视购物频道,绝大部分有各大电视台的参与。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的一批电视购物通过从国外进口晾衣架等“稀奇”产品进行销售,由于国内没有同类产品,价格往往定得较高,这满足了当时刚刚富起来的一批阶层的“炫富”心理和需求,尽管价格较高,但相对而言产品质量也比较过硬。不过进入2000年之后,电视购物出现泥沙俱下的局面,而被市民诟病的“减肥茶”等产品,也开始充斥电视画面,产品质量低劣,电视购物的诚信度受到较大冲击。2006年下半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要求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其中对于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一律暂停。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购物频道已经无法重现当年的“暴利”现象。除了政府部门的整顿外,竞争的加剧也是重要原因。目前,各大购物频道的产品已经很难像当年一样出现“垄断”,最多只是型号有所差异,消费者可以与商场同类产品价位相互比较。而与普通商场相比,购物频道由于省掉了场地等费用,成本也更低。据介绍,目前包括湖南等在内的全国大型购物频道,纷纷转为品牌建设,通过打造自身品牌来争夺市场份额。

  电视购物市场前景看好

  据预计,到2010年电视购物在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占到1%至2%。2004年,中国内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5.4万亿元,2005年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万亿元,其中电视购物仅占73亿元,不到0.11%,而将来电视购物将有机会占2%,这将是不少于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目前国内现行的电视购物公司一般采用购物专家以广告形式提前录播、并在电视台相关频道播出的方式,也有一些购物公司采用专家和厂家代表一起主持、可实时调整卖点的现场直播形式播出。而对于今后的商业模式,有些电视购物负责人则表示将打造电子传媒互动平台,发展成为“B-2-C”(企业对个人),也可借助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发展成为一个类似于“阿里巴巴模式”的“B-2-B”(企业对企业)平台。                     刘 华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销售额突破500亿元,这标志着网购正式跻身为主流购物方式。但尝试家电网购的消费者不足3成。制约家电网购快速发展的原因除人们的消费观念外,还有网络诚信、售后服务等多重瓶颈亟待破解。

  消费意识尚待培养

  虽然网络购物风生水起,但还有许多消费者表示,不在网上购买家电是因为不习惯。

  家住二环路的朱小姐表示,平时也经常在网上买书、衣服等等,但还没买过家电,因为“对电器不了解,看了图片也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专家认为,发展家电网购的一大关键就是如何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毕竟,许多大卖场模式已经成熟,而家电网购才刚刚处于萌芽状态。为此,许多家电连锁纷纷采取措施完善家电网购平台。在浏览方式上改变了过去只有照片的单一形式,增加了三维、视频等展示方式,使消费者能够更容易地了解产品。因此,家电网购平台只有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实惠和放心的选择,才能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网络诚信问题凸显

  调查显示,有许多消费者是因为“怕买到假货”而拒绝接受家电网购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诚信问题在家电尤其是大家电的网上销售中凸显出来,因为大额交易,诚信是其最大的瓶颈。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网上开店规定审查备案制度,这就造成网上经营难于管理。网上出售的产品无法确定其货源的合法性以及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等,这样一来,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就无从保障。同时,汇款是网上购物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费者手中除了汇款单,再没有其它购物凭证。一旦出现纠纷,很难有足够证据来追究卖方的责任。此外,许多网上交易是跨省市的异地交易,给监管部门的受理与查处造成困难。

  售后服务是大问题

  调查显示,消费者不选择家电网购是因为担心保修问题,而这也是由家电的特性所决定的。虽然网购家电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和方便,但毕竟还处于发展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报告显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是家电网上交易的软肋,用户投诉比例高达43%。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该协会投诉部负责人介绍,目前网购家电的投诉比例正呈快速上升趋势,而主要原因就是质量和售后服务没有保障。

  即使我国目前的信用体制还不足以使家电网购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但家电网购未来将会是一个发展趋势。专家提醒消费者在网购家电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知名的网站,尤其是要到一些大型家电连锁卖场的网上商城购买,以免掉进网络销售的陷阱。为安全起见,消费者不要随意汇款,更不能随意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最好能现场核实一下产品再决定是否购买。

  雪 骐

  售后服务是大问题 家电网购须破多重瓶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