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金水
3  4  
PDF 版
美丽新农村 魅力农家院
流动人员受关爱
六条主干道“洗脸美容”
“红色家园”成了党员乐园
金水区遍吹和谐之风
琉璃寺村和琉璃寺
遏制“天价”逆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学习 娱乐 交流 提高
“红色家园”成了党员乐园

中原网  日期: 2008-04-22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高凯 通讯员 耿亚 文 李焱 图)“这个月工作如何?”“听说你干得不错,加油呀!”昨日下午一下班,在金水区绿洲商务上班的刘伟没和朋友一起到咖啡馆小坐,而是跑到了辖区的“红色家园”里学习红色历史和锻炼身体,同辖区的党员交流工作和生活经验。

  “我是一名流动党员,毕业时只顾找工作,几乎没有参加过党组织的活动。‘红色家园’正好实现了我的心愿,在这里不但能听老党员们讲精彩的故事,还能结交同龄朋友,一起探讨将来。”刘伟对记者说,现在像他一样常来“红色家园”学习的年轻党员有三四十人,大部分都是丰产路办事处辖区“两新”经济组织的党员和流动党员。

  在丰产路街道办的“红色家园”中,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党员信息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等涵盖学习、休闲娱乐的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在“红色家园”中,虽然年龄大小不一,但这里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拉近了党员们的距离。家住黄河路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老党员了,经常到“红色家园”来。现在“家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在“红色家园”的引导下,年轻的党员们没有掉队。

  2005年,金水区在丰产路创办了全区第一个“红色家园”,凡是来到“红色家园”的流动党员,工作人员就根据每一个党员的个人特长、工作性质、居住地等按照就近原则把他们编进相应的党支部,让流动党员通过“红色家园”回到久违的“家”。

  一转眼,“红色家园”三岁了。如今金水区的20多个镇、办都开辟了“红色家园”,“家”中学习和休闲娱乐项目也更多了。从夜间课堂、网上党校、党员热线到党员书屋、健康驿站等,流动党员可以享受任何一项红色服务。目前,在金水区5万多家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有3500多名流动党员,90%以上的流动党员都通过“红色家园”重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在文化路某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张玲告诉记者,“红色家园”证明了党组织很关心年轻的流动党员,回到家,回报家,才能把“红色家园”的优良传统延续下来。

  “在‘红色家园’的培养下,很多年轻的党员正在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金水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对年轻党员思想的教育,党性的培养,让更多的年轻党员成为基层建设的积极分子,为和谐社会出谋划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