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广东政绩考核将民意纳入评估范围
奥运火炬法国传递风波深层原因解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奥运火炬法国传递风波深层原因解析

中原网  日期: 2008-04-24  来源: 郑州日报  
  如果说“3·14”拉萨事件是这次西方对中国发动的最新一次舆论攻势的起点的话,那么4月7日则无疑是争夺道德制高点的一次最重要的战役。

  这次中国与西方、特别是与法国的角力,很可能仅仅是一个序幕。从现在起到8月8日奥运开幕,以及整个奥运期间,这一角力很有可能会持续不断。“树欲静而风不止”: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出现,而在于他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比如中国的迅速崛起。

  

  法国媒体“一边倒”的深层原因

  

  很久以来,我们的媒体就在传递“法国友好”的信息。这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我们多多少少有点“报喜不报忧”的倾向。我们很少报道法国官方或民间对中国的负面言论或行为。比如,当年巴黎与北京争夺奥运举办权时,法国一些运动员,如这次法国的火炬手、柔道运动员大卫·杜叶就曾颇为“恶意”地说过,“中国人支持奥运是因为他们的背后顶着一把刺刀”……但出于“好心”,中国媒体很少报道杜叶的这类话语。

  而在法国,一切都恰恰相反。法国媒体——特别是类似《解放报》这样的左翼报刊——历来就是集中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的。“要读中国的正面新闻,你可以去读《人民日报》。我的责任就是负面报道。”一位法国驻华记者曾这样说过。问题是,法国有多少人会去读中国报刊呢?结果就是法国人几乎都是从“负面”来了解中国的。

  更令人吃惊的是,法国人对自己的污点也并未真正坦言过。说一个事实恐怕很多国人都难以相信:大多数法国普通民众并不知道“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当时笔者特意去调查,发现这一侵略中华文明的事实在法国的中小学教科书里是根本不见踪影的。

  在4月19日法国华人支持北京奥运的集会上,一位法国人告诉笔者,他与中国妻子第一次去北京,就听到有人批评法国“抢夺了中国的财富”,当时他都莫名其妙,不知中国人在“胡诌什么”。因为自小到大的法式教育中,他从来没有学到过法国入侵中国的内容。后来还是他自己研究史实后,才明白中国人在说什么。

  事实上不仅仅是英法联军入侵中国,还有很多有关法国殖民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时犯下的罪行,在法国的教科书里也是很罕见的。相反,在巴黎,我曾多次看到纪念法国军人的雕像,其中包括很多如指挥入侵印支、北非的法国将军。在法国很多人眼里,他们仍然是“英雄”,尽管他们手上肯定都沾满了被殖民者的鲜血……不过应该说,法国并不是一个“例外”:实际上西方主要国家的教科书几乎都是歌颂自己的“光荣征服”、而回避对外侵略的史实的。

  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为什么在中国和非洲、阿拉伯人眼中其实并不那么干净的法国人和西方,今天竟会如此“气壮山河”地来指责曾遭到他们野蛮侵略的国家“违反人权”。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历史!

  同样,他们更不知道他国的历史。我曾在巴黎旧书摊找到一本法国出版于18世纪20年代的地理书,是一位著名的生于丹麦的法国作家马尔特·布兰(Malte Brun)所著。书中白纸黑字地写明,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在书中的地图里,西藏明明白白地被归在中国的版图里。事实上,当时几乎所有法国地图都标明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到了今天,当绝大多数法国人不了解西藏的历史,不了解达赖是一位僧侣神权的政治领袖,不了解达赖的“高度自治”与“实际独立”之间的差别的时候,就不得不在法国教育和媒体方面去寻找原因了。

  法国存在着这样一种明确现象:左翼思潮在教育与新闻领域占据着绝对的压倒性地位。

  因此,当这种左翼思潮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压倒性地位的时候,很多法国老师就往往会不顾事实而以“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概念来教育学生。因此今天法国年青一代一旦提及西藏,大多数都盲目地、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是“侵略者”。同样现象也存在于媒体。

  

  政客心态:坚守道德高地

  

  一向以鼓吹人权思想为主要政治特征的法国外长贝尔纳·库什内,其实在这一事件上是说了一句“真话”的:“必须知道,今天不再是中国依赖于我们,而是我们依赖于中国。”然而就是这句真话,也遭到法国一位议员的反驳:“我们应该抵制中国产品,不是我们依赖中国,而是中国离不开我们。”

  近两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当然包括法国在内,已经习惯于全世界俯首听命于它们。因为西方使全球都相信,它们的发展模式是唯一的可持续、并能够保证社会公正的模式。直到近两年,这一神话开始在西方遭到质疑。一方面西方模式在世界大多数非洲、阿拉伯等国家的失败,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这是唯一发展模式的说法;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则代表着一种新思维的出现,这种思维事实上已经为世界相当一部分国家追随和模仿。

  事实上,中国中产阶层的迅速扩大,特别是这一阶层与西方、特别是法国相比,在经济上越来越占优势,使得一向习惯于以“世界最富有者”思维的欧洲人,开始对自己产生严重怀疑。这种怀疑无时无刻不反映在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游客在巴黎拉法耶特大商场被怀疑使用假币,就是这种心态的一种非常典型的表现。要知道,一切赖以“教训他人”的基石,就是“我比你成功”。两个世纪以来,全球没有一个大国能够在这一点上与西方进行较量。但中国正在创造这一“奇迹”,而且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

  法国在这一点上感受特别深切。笔者记得非常清楚,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口法国技术时,还需要法国融资和政府担保。而今天,法国一位经济贸易部高官说,“我们对中国的技术优势至多还能保持10年。”专家私下告诉我,10年也是一个“乐观”的说法。

  以高速铁路为例。中法间谈判了十几年,始终因为法国拒绝技术转让而未能达成协议。今天中国自己的高铁已经在运行,并很快就会在速度上赶上法国。相反,法国近十年来却始终没有能够成功改革自己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模式,这一体制与模式已经眼看着就走不下去了,必须进行非常痛苦的改革,而这一改革正在使法国社会陷入严重的动荡的前夜。

  因此,当中国游客大量徘徊在巴黎街头,大量买走干邑白兰地、路易·威登包和香水等高档消费品、而同时越来越多的法国中产阶级“告别”这些产品时,法国人的心态是不可能不发生变化的。

  法国自认目前唯一还可能“压倒”中国的,就是道德高地。因此,法国便情不自禁地祭起百战不殆的杀手锏:在道德上批判中国;而西藏3·14事件正好给了这场道德之战一个“最佳战场”。法国以为,只要充分在这一战线上发起攻击,中国就会“不战自败”。法国政界这次不分左右,几乎全体一致地攻击中国,而且一个比一个激烈,完全不顾西藏究竟发生的事实如何,就是一个明证:道德批判中国才是这场战役的真正目的。

  生活在法国的中国人都发现,法国政客们根本不去寻找事实真相。真相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注重的就是对中国的道德批判,将中国置于“被告席”上。因为法国左翼社会党接连丢掉了1995年、2002年和2007年三届总统大选,输得连本都没有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拿不出一套有别于右翼的经济纲领。德拉诺埃等左翼领导人便不得不打“道德”牌,妄图对中国“开刀”来显示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

  历史早已证明,当年法国发动对全世界的殖民征服时,正是左翼执政期间。左翼的选民是社会中下层。对于这一阶层来说,在法国媒体的多年负面报道下,对中国心存不满已久,视中国的迅速发展为他们失业、生活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和威胁。因此左翼政治家就是想借奥运和西藏来“取悦”于其选民而已,岂是真正关心藏人的生活?

  这种“转移视线”的做法,萨科齐总统显然更为“娴熟”。很多国人对法国总统萨科齐这一次的“暧昧”态度不解。其实这是一种明显的“赌民意牌”的做法。民意批评中国?那我就对出席中国奥运开幕式提条件;等到4个月后民意发生变化,那时再找台阶下来。但问题是,萨科齐并没有想到,要赌就有可能输:他不可能既讨好法国民意,同时又维持良好的对华关系。伟大的政治家与普通的政客的差别是,政治家考虑对历史负责,而政客只考虑一时的“民意”。如果戴高乐将军“顺应民意”的话,中法建交就不可能。但萨科齐的另外一个考虑,则是借“圣火事件”,使法国人忘记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法国教育体制改革事实上正在引起中学生的强烈反对。接连几天来,法国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在全国进行示威。但恰恰因中法奥运摩擦,使得法国媒体对中学生示威明显“低调处理”。专家们声称,只要挨到假期,中学生运动就会被法国人所忘记。问题是,成功转移对“中学生运动”的视线,却付出了法国媒体和总统信誉的代价!

  

  中国崛起是对西方体制的冲击

  

  但更为深层的因素,则是中国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西方的迅速衰弱,使这几年欧美的少数政治家被一种恐惧所纠缠:对外,中国模式的成功,使西方两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据着的道德高地,将很快就会失守。对内,一旦中国的成功为法国和欧洲乃至西方平民百姓所感受到的话,将会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所谓“北京共识”的成功,将会对发达国家内部的舆论同样造成巨大的冲击。

  以法国为例。法国经济增长乏力,国民收入徘徊不前,萨科齐之所以能够在去年当选,很重要的一个口号是“提高购买力”。但法国民众看到的却是中国民众购买力的迅速提高。随着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法国,今天的法国人已经在询问:到底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开始怀疑他们的媒体所发回的报道。如果法国《世界报》、《解放报》等多家法国报刊面临发行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报道正在失去公众。

  从中国与法国两国民众对这一事件的愤怒反应,也可以看出两国民众心态的不同。在巴黎,支持“藏独”、反对北京奥运的口号都极为极端,几乎就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表现出一种对中国崛起的不当的“敌视”。

  而中国留学生4月19日在巴黎的示威则极为理性。留学生们的口号之一甚至是“欢迎来中国实地观察”等。两者相比,反差甚大。其反映出来的正是中国与法国两种心态的实际状态:前者自信、后者气急,前者大度、后者心焦……对于法国来说,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带来的道义上的危机甚至比经济的冲击更大。因此,这场阻挠奥运火炬的闹剧,就是为了侮辱中国,借中国奥运之机,要将中国代表的那种有别于西方的价值观打翻在地,不让这种价值观压倒西方的价值观,特别是不让这种价值观被西方公众所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实际上是没有退路的。

  法国之所以会在这场无形的争执中成了一个“领头羊”,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一个“误会”:法国一方面以为其他西方国家也会跟着法国“起哄”,没想到美、英、德都在唱两个调;另一方面法国人以为火炬会在全世界遇到阻挠,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火炬只在法国一个国家遭到这么大的麻烦……可以说,法国上了自己的媒体带有强烈偏向性报道的当。

  最新消息表明,法国总统萨科齐派法国参议长蓬斯莱前往北京,并带着他给中国领导人的亲笔信。同时,这位八旬议长还亲赴上海,向遭到袭击的金晶表示慰问。尽管这是一个迟来的慰问,但依然值得欢迎。我们也从这一事件中得出结论:当道德高地之争真正波及法国的经济利益时,人们才有可能看到这场“奥运+西藏”之争的真正含义所在! 据《新民周刊》

  4月21日,法国参议院议长克里斯蒂安·蓬斯莱(前左)与金晶合影。

  4月7日,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巴黎传递中遭到藏独分子破坏,火炬手金晶奋力保护火炬。

  4月19日,巴黎的共和国广场挤满了参加集会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