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一直“蜗居”海口。昨日,孙皓晖来到郑州,准备参加将于明日开幕的书博会。记者对孙皓晖就《大秦帝国》的创作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16年写就大秦史诗
继发现和推出作家二月河之后,河南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陕西作家孙皓晖及其作品《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是目前唯一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文学巨著。”该书责编许华伟说。
《大秦帝国》全书6部11卷,504万字,孙皓晖写了16年,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8年,这在写作史和出版史上都是罕见的,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年近花甲的孙皓晖略微沉吟后回答:“是一种时代精神在时时激发着我,我喜爱那个时代,爱因斯坦曾说:热爱的驱动远远大于责任感。对我而言,如果仅仅是责任,而没有对先秦文明的敬仰和崇拜,我不可能坚持这么多年。最终当所有的愿望沉淀下来后,只剩下一个,就是把那个时代的风貌呈现给大家。”
有据可查是特色
如果说清代帝王系列小说在还原历史的同时,更注重文学娱乐性的话,那么,《大秦帝国》则是在历史真实中,让读者接受理性的思辨和文化洗礼。据介绍,《大秦帝国》所描述的所有重大事件、所有有姓名记载的人物、所有著名言论,都是真实的,结局与事件进展也都是有据可查或被地下发掘证实过的。
“这本书能当作正史来读吗?”孙皓晖回应:“我首先要感谢那些把它当作正史来读的读者,不过作为文学作品,它显然不是正史,而是一部表现历史的文学作品,它包含虚构,但是合理虚构。它的主干是正史,我说的主干指的是作品的基本事件、冲突、时代精神和事件结局。”
辞教职潜心创作
在写《大秦帝国》前,孙皓晖一直在西北大学任教,为了潜心创作,孙皓晖不惜辞掉了教职。为创作《大秦帝国》,孙皓晖作了长达30年的学识储备,这样一位“淹通经史”的学者,对承载了太多历史的中原文明怎么评价呢?
“中原文明是中国古典文明的绝对轴心之一,但也正因为如此爆发点太多,所以一直缺乏一个清晰的梳理。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4个,而且几乎每一个中等城市都有着响亮的历史渊源,然而思想界和文化界对中原文明的思考却不够,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大大激发中原文明的创作力。”
今日对话二月河
“创作《大秦帝国》这样一部大书,写作过程一定很辛苦吧?”面对提问,孙皓晖说道:“细节没必要谈了吧。我尊崇的是战国名士的风范,特立独行,昂扬奋发,对苦难始终抱着乐观态度,并在苦难中崛起。其实写完后我曾经想好好休息,可是反倒有一种失重的感觉,现在我手头还有一个《马背诸侯》的创作,是大秦帝国的前传。”
今天下午两点,孙皓晖将和河南著名作家二月河围绕历史小说创作等问题在南阳师院进行对话,棋逢对手什么心态?孙皓晖说:“二月河的小说我也很喜欢,虽然我没见过他,我相信这场对话不会虚度。”
孙皓晖做客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