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中原楼市
3  4  
PDF 版
“红五月” 开发商发力救市
楼市资讯
王卫峰
业之峰装饰全面引入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红五月” 开发商发力救市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7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刘文旭

  一季度,郑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37.5%,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7.9%。

  一季度,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8%,其中自筹资金涨幅达到81.8%的最高水平。

  五月是房地产市场的传统旺季,但就刚过去的“小黄金周”来看,市场形势较之去年犹如“冰火两重天”,开发商发力救市、扭转乾坤已迫在眉睫。

  “救市主”已黔驴技穷?

  救市,从2007年年末到今天,开发商从未停止过。如果说今年第一季度市场的冷漠,让开发商开始惊慌,那么4月份市场的一如既往,对开发商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应该用“恐慌”来形容显得更加贴切。

  回过头来看看第一季度处于“惊慌期”的开发商,市场虽冷,但仍能沉着应付,对于各大房展会有条不紊的参加,并陆续地推出自己的新项目,希望通过宣传、广告的造势能力拉动销售量。这个时期的开发商在面对国内大城市“降价”、“抢跑”等舆论压力下,面上仍坚挺房价,底下实行不同优惠幅度的诱饵政策,但效果寥寥。面对残酷的市场事实,很多开发商不得不推迟项目的入市行程。

  寄希望于4月份的大佬们,并没有迎来“回暖”和“井喷”现象。“购房者拥有强大的刚性需求”、“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十五年内仍是朝阳产业”……这些说法在当前的成交量面前是那么的空洞无力。

  该如何救市?是当前“救市主”们面临的最大课题。记者就此问题采访河南省甲天下置业副总经理仝雪冰时,她表示:“如何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我们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我相信市场的刚性需求是硬道理,郑州的房地产是不会出现拐点的,需要耐心等待。”

  有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商救市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继续开展活动、利用广告宣传造势调动购房者的激情,这也是开发商的常用方法;二是“割肉”计划,实行降价、“抢跑”措施。无疑更多的“救市主”在没有更好的营销方案时,更倾向第一种选择。

  “救市主”能否扭转乾坤?

  位于西郊的某项目4月份销售量仅为2套,这种个位数的楼盘销售业绩上月比比皆是。

  位于建设路与西三环处的某项目,早在去年年底就对外界称将于今年3月份开盘,截至目前仍未开盘,其公司内部员工告诉记者:“具体的开盘时间还没最终确定。”

  某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今年在郑州将多盘同开,其企划部员工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到目前,郑州所有的住宅项目均未涨价,而且五月份也不会涨价。”

  有经济学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开发商五月份仍不能抓住市场,扭转乾坤,那么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将非常糟糕,甚至会出现大萧条的危机。

  但记者调查发现,在郑州的房地产市场上也出现了个别楼盘逆市飘红的项目。如:商业地产中原百姓生活广场项目,以贴近百姓生活为主题、以为百姓致富为方向,在4月20日内部认购当天成交480多套,其投资商郑州鸿盛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世安说:“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要有把握和发现机会的能力,房地产市场目前的这个‘特殊时期’就是一个机会,我选择在这个‘特殊时期’入市并取得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

  伟业芝华室项目主打小户型,在深入研究了万科的“青年置业计划”,推出“首付1万元”的销售策略后,成交额直线攀升,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个别楼盘能在当前这个时机取得成绩不能不引人深思。记者调查发现,上周郑州很多房地产公司纷纷针对项目举办各种产品推介会或者干脆入市以积累客源。郑州建投鑫苑副总经理赵春华明确表示:“当前的市场对我们是有利的,因为在项目定位上我们占据明显优势,对未来我们非常有信心。”

  金融“大棒”下 开发商既“救市”亦“救己”

  河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河南省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共投资165.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0.8%。其中,住宅投资上升了4个百分点,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投资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房地产开发到位的资金达290.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3%。其中,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定金及预付款等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所占总开发资金的比重却均有所下降。自筹资金达到161.5亿元,不仅达到了81.8%的历史最高增长幅度,其占总开发资金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43.8%上升到55.5%。

  由上述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银根紧缩迫使开发商不得不自筹资金进行开发建设,但在房地产开发公司集团化发展的今年,越来越多的公司今年都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如:新长城、天伦集团、正商地产、鑫苑、建业等均是“多案并举”。

  在银行贷款门槛提高的同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也开始上调,如此,居民的消费信贷也会逐步紧缩。在两根“大棒”进一步“锤炼”开发商融资能力和资金流动率的情况下,通过加快销售以回笼资金的做法得到许多开发商的重视。特别是集团化的大企业同时拿有大量土地、同时开发多个项目,资金链已岌岌可危。所以,开发商在传统五月旺季发力,既是“救市”又是“救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