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内的金代庙图碑,现置于峻极门东掖门后檐下,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三月中旬刻,高133厘米,宽75厘米,厚14厘米,圆首方趺,横额行书“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10个大字,字径6厘米,四边刻3厘米宽的阴线卷草花卉图案。该碑以写实的手法,用碑阳全版篇幅,层次清晰地刻画出当年中岳庙大型建筑群的全貌。
此图碑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传统做法,以中岳庙的中轴线为轴心向两翼展开。
图的下方(南端)是潺流的河水,河北岸两座半屋形建筑为“石阙”,即至今尚存的汉代太室阙。石阙之北,神道上的第二座建筑物,是面阔三间、十字屋脊的重檐方亭。推知它与今存“遥参亭”的用途相似,当是庙外远祭岳神与置放祭品的地方。亭左右建平房共53间。方亭之后有两根高高的望柱,望柱的中间是通道,它的东、西两边有平房55间。
望柱之北,三门并峙,中高边低,题榜“正阳门”。即今气势巍峨的天中阁。这种门是华表或望柱与板门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系宋金时期重要建筑群前的牌坊式大门。
正阳门之北为屋宇式大门,单檐四阿顶,(即五脊、四面为坡的房顶)面阔五间。图题“下三门”,即今崇圣门。这里的“三门”,是说此建筑的中间三间,全部开门,两梢间无门。左右两侧有“东挟门”与“西挟门”。挟门与其前的偏门相似。
“下三门”之后为“中三门”,即今化三门。建筑式样与“下三门”相同。“中三门”左右各有八间廊房。“中三门”之东,有火池一座,其周有四个神像,即今中岳庙的四个“镇库铁人”。
在“中三门”之后为“上三门”,即今峻极门或将军门。其式样与“下三门”相同,“上三门”左右两厢共建十座小殿,组成了方形院落,即今四岳殿台位置。院中有两座井亭,东西相对,亭两侧有古碑两通,东侧的即今北魏“嵩高灵庙碑”。
过了“上三门”,进入中岳庙的主体院落,即今中岳大殿院。进院先见“降神小殿”,形制为单檐四阿顶,即今崧高峻极坊。再北是一座方形高台,台身砌作须弥座形,前设踏道,题称“路台”,即今“填台”。此台稍后的地方,东西建有对称的两座单檐攒尖顶方亭,即今“御碑亭”位置。“路台”之后为“琉璃正殿”,为重檐四阿顶,面阔七间,即今面阔九间的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为庙中主殿。大殿左右为八字形的斜廊16间,它们分别与东西长廊44间相接,形成回廊式六边形院落。
琉璃正殿的背后是琉璃后殿,即今御书楼。后殿为重檐九脊顶,面阔五间,其左右各有小殿三座。琉璃后殿之北,是中岳庙的后墙、后门,并有后角楼两座。
其次,除中轴建筑外,在“中三门”以北,中庭院两侧,分别建有“东华门”和“西华门”。即今竖立的“宋、金四状元碑”之处。这里建有多个小四合院,为道家师徒起居之所。这与清代至今在中轴建筑两侧建的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四合院,名称、位置、用途有所不同。
当然,金代庙图碑上之建筑不完全是金代建筑,而大多为宋代建筑。即或现在庙院之建筑,也多为宋、金、至明、清遗留之物。故通过对金代庙图碑与今庙建筑布局相比较,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现中岳庙古建筑是怎样由宋、金时代一脉相传而缓慢发展到现在。其显著特征为:1.自宋、金至明、清,从庙图到实物,一直保持了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特色;2.严格保持了中轴线左右建筑的对称和四合院式的单元庭院;3.宋、清两代均以皇宫的建筑风格,规划着中岳庙这座大型古建筑群;4.宋代的四角亭发展为清代的八角亭,宋、金时正殿面阔七间,之北仅有后殿,而明、清时正殿面阔九间,殿后又增加了寝殿;5.庙图内“中三门”至“上三门”之间的10座神殿,到清代减少为“四岳”神殿,这是五岳中唯一的,这不仅突出了“五岳”,而且更增强了中岳庙建筑布局的特色。由是观之,中岳庙古建筑群,不愧为古代祠庙建筑群空间处理的杰出范例。
图为:金代重修中岳庙图
嵩山中岳庙是我国五岳之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道教建筑群现存殿、宫、楼、阁、亭、台、廊庑等明、清建筑近400间,分为七进院落,或彩绘栋梁,黄瓦盖顶,气宇轩昂;或造型秀丽,比例适度,素雅大方,来此的游人无不为其宏大的规制、堂皇的殿宇而感叹。然而,目前基本保持清代乾隆年间按照北京皇宫的布局重修的中岳庙,比起808年前金代重修后的宏伟面貌又逊其几筹。比照中岳庙金代庙图碑,更能体会到其建筑群布局依山劈基、碧瓦复拱、严谨合理、错落有致、四合院落、左右对称、承前启后、一脉相传、古朴庄严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