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4  
PDF 版
巴伐利亚最后的回忆
老郑州的南北货行业
连 载
干煸白菜帮
试官识才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
1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邑旧事
老郑州的南北货行业
王瑞明
中原网  日期: 2008-05-11  来源: 郑州日报  
  郑州的南北货行业,形成于清朝末年。历史上把经营南北货的零售店铺和批发商行统称南北货行业。

  南北货种类繁多,分干果类的有红枣、黑枣(又叫乌枣)、核桃、柿饼、瓜子等;干菜类有金针、木耳、香菇、蘑菇、粉条、玉兰片等;调料类有花椒、八角、桂皮、茴香、料酒、酱油、醋、味素等;蜜饯类有果脯、橘饼、蜜枣、冬瓜糖、话梅等;海味类有虾米、虾仁、咸鱼、鱼肚、鱿鱼、海蜇皮、醉蟹等;还有辣味料、酱菜和糕饼等10多个大类,近千个品种,产地遍及全国。早年在郑州的街头巷尾、集市庙会上,已有叫卖干果、干菜、调料自产自销的农民和短途运销的商贩,但经营品种单一。郑州铁路通车后,成为商埠城市,各地南北货开始流入郑州。随后,市面上出现了经营干果、干菜、调料的店铺,以后又出现了以经营零售、批发业务为主的商行,当年南菜市有湖北人开的“鸿昌祥”、“凤记”,天津人开的“祥发永”;西关大街有汜水人开的“豫宏记”;南川街有上海人开的“泰昌号”南北货商号。据史料记载:上世纪20年代前,郑州市场上有南北货批发商行3家,零售店铺10户,固定商贩90多人。到抗战前,郑州的南北货行业发展较快,由于种类太多,出现了零售商店跨行业经营的新趋势,销路辐射周边县市。有些品种还远销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市。

  随着郑州南北货行业的兴起,在众多的商店中,位于南菜市的“鸿昌祥”商行很值得一提,它经营的批发业务在郑州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据行业老人回忆,“鸿昌祥”商行,开业于1910年,经理是湖北省汉阳人刘鸿昌,在原籍学徒期满,升为店员后,经同乡介绍,来郑重操旧业,选址南菜市路北租房两间,打出“鸿昌祥”南北货商行招牌,自任掌柜,委派二弟在汉口坐庄采购,雇用4位同乡照应门市,开始经营批发业务。由于刘掌柜懂生意经,又会用人,对内根据市场行情抓货源,想法购进畅销货;对外重视门面服务,视顾客如亲人,拿烟倒茶,延长营业时间;适时赊销,定期收款,与大饭店、铁路系统挂钩,长期供货。几年来,由于“鸿昌祥”生意锐意图新,做得活,货源门类全,服务热情,赢得了信誉,顾客盈门,生意兴隆。随之门面增至6间,店员增加到16人,一时成为南北货行业中一个有影响的大型批发商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