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望尘莫及”由“望尘不及”演变而来。原文出自《后汉书·赵咨传》:“(赵咨)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敦煌曹 ,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之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之东海。”《南史》也有类似记载:“琨追谢之,望尘不及。”但后世多以《后汉书》为据,视该书为“望尘不及”的原始出处。
赵咨,字文楚,后汉东郡(今河北省北部与辽宁西部交界一带)人。为人至孝,东汉桓帝延熹年间,被举为孝廉。后入仕做官,先为博士(为太常属官),后迁敦煌太守。其间因病返乡,不久再拜东海(今山东郯城)相。赵为官清正廉明,时称“明达”(即为官清廉)。“望尘不及”的故事,即在其赴任东海时发生的。
原来,赵自京都洛阳赴东海途中,须路过荥阳。而时任荥阳县令的曹 ,曾是赵的故交。当年曹所以入仕,皆因赵咨推荐。现恩人路过,曹分外高兴,想借此机会,聊叙旧情。但意外的是,赵在曹迎接时,连车都没停,即策马而去了。曹追至亭次,也没挽留住赵咨,面对远去的烟尘(望尘不及),无奈地对主簿(一县掌管文秘事务的官员)说:“赵咨注重名声,过境不停,是不想给我找麻烦。这样一来,我心里不但过意不去,天下人也会耻笑我的。”于是丢下官绶,追至东海去了。
如此看来,“望尘不及”的原意是,望着好友远去的马车和扬起的滚滚烟尘,追而追不上,留也留不住,很有些无奈和失望的意思。后来演化为“望尘莫及”,其语意又有所延伸、扩大。尤其在社交等特定场所,它有表示自卑、谦恭的意味。如新朋旧友之间交谈时,一方往往会说:“无论才华、能力,与您老兄相比,我相差甚远,真是‘望尘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