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自由·自律·士精神
大家
黄晓辉的诗
12
连 载
《女人可以不得病》
书是好东西
博客
婚恋中的俗语
中州
14
现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自由·自律·士精神
杨稼生
中原网  日期: 2008-05-14  来源: 郑州日报  
  士精神绵延数千年了。到了“五四”,一批知识分子走出封建铁幕,水出峡谷,看到民主自由,丽日在天,奔走相告,热血澎湃,铁肩道义,唯兴国是任!文则尚文,武则尚武,谭嗣同、李大钊、秋瑾、林觉民,以及稍后一点的闻一多、李公朴等等,把士精神推向高峰,成为时代丰碑。

  林觉民(1887~1911)反复掂量、极尽款曲向爱妻陈意映痛述生命与自由孰重孰轻。广州起义前夕,《与妻书》写道:“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然天灾、盗匪、外侮瓜分和奸官虐民使百姓“无地无时不可以死!”“今日吾与汝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吾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最后,痛彻肝肠,说:“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也。”此未臻“而立”之年的志士,抑住万斛泪,以文章大家难以企及的文笔,厘清生命、爱情和自由,为我们留下仰视之经典。裴多菲早生于林觉民64年,他怎料他那传遍世界的四句诗正是林觉民的墓志铭。

  士精神是一个磁力场。始以个人自觉,终致群体觉醒。上世纪20年代初,被称为“白马湖作家群”的夏丏尊、匡互生、丰子恺、朱自清、俞平伯接踵来到浙江上虞白马湖山坳创办了春晖中学。当时中国正是军阀混乱“城头屡换大王旗”的动荡年代,学校简陋经费短缺,夏丏尊在《春晖的使命》中说:“你须知道,真正的教育事业,根本是靠你同志们的辛苦艰难的牺牲精神。世间没有一个钱的基金,以精神结合遂能在教育上飞跃的学校多着;有了好好的基础,因精神涣散,奄奄无生气的学校也多着哩!”这群作家大都出身书香世家,有的还吃过洋面包,却毕生在此山间立业,是理想主义的实力表达!

  夏丏尊在白马湖畔筑一平屋,可以容膝,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46~1908)《爱的教育》首次译为中文。行文中,他总是流泪。他说:“这不是悲哀的眼泪,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那时洋人讥讽中国人是“一盘散沙”,还常常“窝里斗”,人与人缺乏“爱心”和“感激”。所谓士精神,其要义也只“爱心”二字。有爱心,就容易感激,容易感动,容易惭愧。夏丏尊流泪是发觉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竟没有西方人民那种细致的情感。他说:“《爱的教育》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世间要如此才好。”

  士,是疾恶的。夏丏尊“是一个看见不真不善不美都要皱眉的人”(丰子恺语)。白马湖作家群认为爱的教育是师生如父子,一对一,没有说不通的事。朱自清疾呼:“我斥责那帮以教育为功利的人!”兵不厌诈,商不厌利。学校若亦步亦趋,趋向商业化,不论你的学校花样多么花哨,也沾不上春晖的教育理念。他们将“德智体美群”五育加上“劳”为六育。提出“劳动神圣”,开办农场,让学生实地劳动看见自己的汗水变成了粮食。他们认为:青年学子不懂得劳动,不懂得农民,人格就有缺陷。夏丏尊多年后回忆春晖中学说:“那儿的太阳和月亮都是整个儿的。冬天暖和得不像冬天。”白马湖,士精神曾在这儿照耀过:温暖的,自由的,自律的!

  自由是士精神的外化。不必担心指尖在琴键上自由跳动。内中有谱啊!万物当春乃发!士精神,宽阔,有容,关怀人类,关怀文化。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好像反映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光辉和热情”(美国查理斯夫妇语),“就像一团带电的云”(美国费正清夫妇语),他们走遍15省200多县2000多古建筑,坐驴车,借宿农舍,睡跳蚤床,林徽因一个弱女子攀爬飞檐丈量、记录、绘图,脚下只有一个悬空木梯。林徽因诗中唱道:“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者。”这是他们生存的宣言!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他们为保护文物,夫妇俩在“火炉重庆”挥汗如雨,赶编一套日本国土上文物资料,带上图片,中英文对照,发到盟军飞行员手中。这是军事秘密,他们缄口不言。四十年后日本人才明白:当时大轰炸,独奈良、京都两个文化名城安然无恙的原因。日本人称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奈良、京都的恩人。1948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京城下,这对夫妇牵挂文物,在战争气氛中,坚持留在北京,赶编一册《全国重要文物建筑要目》,扉页写着“供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文物使用”。

  七年后,1955年4月2日林徽因辞世。哲学家金岳霖高悬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彗星陨落,哀艳清绝。

  千寻瀑,上支蓝天!千寻瀑,立地为柱!千寻瀑,冰清玉洁!士,自爱,自由,自强!士,一朵闲云,目注世界之干渴,应时化云为雨。

  上世纪20年代末,北京总布胡同3号,池水清澈见底,这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家。费正清、费慰梅、沈从文、金岳霖、徐志摩、萧乾等一群自由人,宾主难分,有酒自斟,有话直说,国事、学术,不拐弯抹角,不模棱两可。语言颖悟不俗。过了64年即1998年12月萧乾病重还没有忘记那段时光,说:“若把当时大家那些充满机智的话语一一记述下来,那该是多么精彩的一部书啊!”

  士,发为文章,当为天下清流。

  那么,士,是个什么样子呢?能举目认出吗?

  金岳霖,哲学地,唯美地,把士精神入化成为“千寻瀑”。

  千寻瀑,你必须极尽仰视乃见上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