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石窟四窟中心柱双层佛龛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昨日上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一行来到“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预备点的巩义石窟寺进行考察,并对巩义石窟在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外部环境整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作为历史上极为重要的贸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自中国古都长安出发,西经中亚、西亚,远及欧洲,全长近8000公里,穿越27个国家,上起两汉,下止清朝末期,时间持续近200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丝绸之路”中的“沙漠之路”将于2010年以“文化线路”的形式申报世界遗产;“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涉及中国等6个国家,而中国段涉及河南等6省区共48处备选遗产名单,其中我省在郑州、洛阳、三门峡共有6个预备点,巩义石窟是我市唯一被列入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和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巩义石窟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北魏三大石窟之一,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巩义石窟现存5窟、3尊摩崖造像、一个千佛龛及328个历代造像龛,总计造像7743尊,造像题记186篇。巩义石窟系北魏开凿,从石窟的形制、造像风格及题记来看,与云冈、龙门石窟的雕刻年代蝉联,反映了北魏雕刻的发展脉络,特别是15幅精美的“帝后礼佛图”堪称国宝。巩义石窟为研究我国石窟雕刻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2007年8月,巩义石窟顺利通过丝绸之路申遗专家考察组的考察,同年10月被确定进入丝绸之路中国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荐名单。
据悉,巩义市已委托专家正在编制巩义石窟申遗规划和文物保护规划,并已先后投入800多万元用于石窟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