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覃岩峰随医疗队出征 丁友明 摄 |
|
17日18时40分,本报记者随省第三批赴川卫生防疫救援队,前往灾区救援前线。救援队日夜兼程,于18日21时30分抵达绵阳。
本批救援队由郑州、洛阳的30多名医疗人员组成,调集了来自濮阳、驻马店等地市的急救车辆。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没有透露此行的准确目的地。
记者乘坐2号车,司机小李来自驻马店。他告诉记者,这支救援队,驻马店派了8辆车,都是“非典”时期购买的,比较新,一切为了灾区。他本人腰椎不好,不适合长途出差,但接到命令他没有犹豫。
17日21时,车队进入郑洛高速,途中遇雨,行进缓慢。21时42分,驶入一个加油站,但因为刚刚经历龙卷风袭击,加油站停电无法工作,车队需继续前行40公里,到第二个加油站。22时12分,车队到达服务区,顺利加上了油,大家都舒了一口气。由于出发比较匆忙,记者带的衣服都不多,加上车厢内比较拥挤,大家各自找了个地方休息。寒冷和拥挤,让每个人都感到不适,为了安全还带上了沉沉的安全帽,所以睡得并不踏实。
到达洛阳后,当地救援人员登车会合,此时,30辆急救车全部到齐。18日凌晨2时,在灵宝服务区,救援队召开第一次紧急会议。根据省卫生厅要求,要在第一时间成立党组织,会议选举总领队、市卫生局局长助理周玉东为党总支书记。下设三个支部,由各防疫队领队及车队领队担任。支部书记及支委对救援工作面临的形势、行进途中遇到的问题、物资保障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周玉东说,按原计划,我们将与我省第一、二批医疗队会合,但目前由于山体塌方,堵塞了道路,医疗队被困于资县到汶川之间的马尔康附近。我们去哪里?北川?汶川?只待卫生部指令。
经过一昼夜的行程,早上8时9分,救援队到达秦岭服务区,这时正好与省电力公司抗震救灾队相遇。其工作人员小宋告诉记者,他们这批救援队17日17时从三门峡出发,赶往灾区。此时记者注意到,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救灾车辆停满了服务区,车辆匆匆来又匆匆去。
9时,走出秦岭服务区,记者第一次看到路边“离成都605KM”的指示牌,感觉离灾区又近了一步。车在弯路上不停行进,记者们开始有了高山反应,头晕、恶心等症状不时发生。12时40分,救援队在陕西勉县服务区召开第二次会议。记者这才获悉,四川省卫生厅已正式指令本批救援队直接奔赴北川,不再取道成都。这对救援队的补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四川省红十字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北川救援、防疫任务重,从昨天开始,已全面戒严,运往该县的物资暂不接受。
18日17时20分,救援队到达四川广元,对食品、物资及防护用具进行了补充,对车辆进行了检查养护。21时30分到达绵阳。由于部分车辆出现故障,暂停前进,今早赶赴北川。
本报特派记者 覃岩峰 18日四川绵阳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