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3  4  
PDF 版
在沉重的悲中品味真挚的爱
郑州抗震救灾车队昨启程
紧急排除重大险情
医疗卫生救援 进入汶川县城
绵竹县汉旺镇救险
及时投入灾区防疫
千里爱心路
我市供水救援队昨赴绵竹
第二批抢险队抵达成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在沉重的悲中品味真挚的爱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0  来源: 郑州日报  
  品味绵阳不眠夜

  18日夜,在四川绵阳,记者不停感受到余震,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18日22时,救援队在绵阳市政府门前的广场停下来,准备就地休息。由于手机没电,记者们到处寻找一切可以用的电源,终于在广场西南角找到了由共青团绵阳市委、绵阳市信访局等多个部门设立的服务台。服务台只有电源和饮水机,但这些简单的物品已经让记者感到足够兴奋。位于四川盆地,绵阳市区昼夜温差很大,但此时大家都没有感到太多凉意。经过26个多小时的颠簸,大家又累又饿,坐在急救车里,随时都能感觉到车辆在余震中的抖动。

  22时36分,绵阳方面将整个救援队安排到了四川中医药专科学校休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所学校校区在经历地震后,7座楼房中有4座成了危楼,目前留校的师生都在操场上搭帐篷过夜。

  23时06分,救援队到达学校。集合后,总领队周玉东再次强调了此次任务的艰巨性和艰苦性,该校校长周义志向全体救援队员深深鞠了一躬,他对河南救援队日夜兼程赶往灾区的精神表示敬意。说到这里,周义志又深情鞠了一躬,现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19日0时12分,救援队在学校食堂吃到了出发以来最丰盛的晚餐——一杯热豆浆加一个面包,这对于一路上喝矿泉水吃方便面的救援队员来说,已经是最大的享受。

  0时40分,吃完饭,记者继续寻找电源。一路询问,终于在学校操场主席台上的救灾指挥中心给手机和照相机充上了电。指挥中心有4名教师值班,其中就有周义志校长,这也是他连续值的第三个通宵夜班。

  从0时56分到2时30分,记者一直与周义志攀谈。作为地震亲历者,周义志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办公室,突然感觉到办公室里的办公桌和吊灯开始左右晃动,他本能地冲出办公楼后,开始查看情况。幸运的是,作为医学类院校,当时学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准备庆祝护士节。经过疏导,没有任何师生伤亡,但学生宿舍和图书馆等4座楼成了危房。13日和14日,在疏散了大部分学生后,有千名学生选择了留校做志愿者。地震后,灾区需要大量熟悉医疗护理的人员,这些学生和志愿者一直在医院和灾区前线忙碌。让周义志心痛的是,学校还有几十名北川籍学生,这些学生中,有很多成了孤儿。说到这里,这名四川汉子眼里噙满了泪水。

  3时15分,记者把急救车里的担架放在地上。能够在担架上小眯一会,已经感到了满足。半夜去卫生间,楼顶的天花板散落一地,墙体出现大面积裂缝,让人感觉到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6时10分,早去的救援队员在学校食堂吃到了榨菜和凉拌黄瓜,去晚的又吃起了方便面。

  7时15分,救援队从学校出发,赶往市政府接受任务。

  7时32分,到达市政府后,记者利用休息时间买了电池等物品,并采访了几位当地市民。在帐篷里,62岁的谢大爷告诉记者,地震后,他们一家5口就住了进来,周围的商店在很短时间内就恢复营业了,并没有给他们生活带来太大影响。帐篷里的市民对记者的采访没有丝毫回避。

  抵达北川桂溪乡

  按照安排,救援队要经安县进入北川。这段公路刚刚恢复通行两天多时间,沿途记者随处都能看到从山上滚落的大石头横在公路两边,不少公路只能单车通行。比起广元和绵阳市区,这里是真正的重灾区,公路两边很多房子都成了一片废墟。

  9时58分,救援队到达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收费站,过了收费站就进入了北川县城。在收费站口,记者看到公路两边搭起了大量帐篷,进入县城,到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特别是各大军区的医疗队,成了前线数量最多的队伍。此时,一直有军用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北川县城像个勺子,收费站口的位置就是勺子口。

  11时40分到11时43分,救援队在北川中学附近等候命令。11时50分,当地救援指挥中心指派救援队前往距离北川县38公里的重灾区桂溪乡等三个乡镇。11时50分到16时10分,由于要补充油品等物资,救援队再次经安县到江油,最后到达桂溪乡。这段路程基本是山间小路和盘山公路,行进非常困难。特别是到黄江加油站附近,山路边的百丈悬崖下就是水库,一些路段宽度不足两米。“此处危险请勿停留”的警示牌随处能见。途中,经过的两处加油站都没有存油,部分车辆已经有了红灯提示。直到14时10分到达江油市区,才顺利加上油。

  14时28分,救援车队和全国所有车辆一样鸣起了警报为逝者默哀。在路途中不断有群众给救援人员送来食品、水等物品,让人感动。

  经过一天的颠簸,16时10分,救援队到达北川县桂溪乡,全体人员被安排到桂溪初中操场开始搭帐篷。同时接到通知,为了节约食品等,原本放在各车辆上的物资将集中统一分配和供给。

  截至昨日18时51分,桂溪乡依然没有来电。但有了帐篷,大家可以得到出发以来最好的休整。因为20日要正式开始灾区防疫工作了,而睡眠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基本的保障。

  由于通信问题未来几日记者只有通过短信发回报道了。

  本报特派记者 覃岩峰 19日北川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