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3  4  
PDF 版
宝成铁路“路障”清除
女警蒋敏获一级英模称号
遇难者增至51151人
重返家园
回到课堂
沟通交流 适度宣泄
这些药品灾区急需
“跳机”救援
险路转移
没有人想放弃 没有人会放弃
国内外捐款214.16亿
北川县城将异地重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没有人想放弃 没有人会放弃
——消防医师写抗震日记记录救灾心路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3  来源: 郑州日报  
  谢平华是在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批飞赴灾区的江苏公安抗震救援队队员。在夜以继日营救受灾群众的同时,他用平实的笔触记录下身边所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瞬间。

  “儿子,长大了你会明白的”

  5月13日 大雨

  下午4点50分,东航的包机从南京起飞,83个人的心随着飞机的升空而更加急切。

  “谢队,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小周问我,我不知道。一切都要听命令。只要能够救人,去什么地方都可以。

  在机场,我给妻子报了平安。她一直等在电话机旁。儿子不肯接电话,还在生我的气,怪爸爸坐飞机去旅游不带他。我亲爱的儿子,爸爸要去救更多的小朋友,救他们的爸爸妈妈,长大了你会明白的。

  “又有人来救我们了”

  5月14日 阴雨转晴

  凌晨被车晃醒。雨很大。

  5点,部队继续出发。这时传来消息,我们的目的地是北川。

  9点15分,我们的车子被喊停。原来,是温家宝总理的车队经过,他正前往北川考察、指导救灾。想着这位60多岁的老人日夜不息地奔波在抗灾一线,我的心里有些温暖。我深信,我们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

  接到命令,我们一组27人第一批进入北川。看到我们,有人喊道:“这是江苏来的兵,又有人来救我们了!”

  下午3点,我们进入北川。困难、危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那边还有许多孩子,快去吧”

  5月15日 晴

  心碎,无比地疼。

  在一座倒塌的幼儿园,七八个焦急的父母在废墟里寻找自己的孩子。

  “这里还有一个。”一个母亲跪着,不停地哭喊着“毛头、毛头”,我们赶紧跑过去。她的孩子被埋着,母亲徒劳地用手去扒压在孩子身上的墙块,哭着喊救命。我和战士们找来液压剪、扩张器、顶杆,找准着力点以免伤到孩子。但是,墙块太多太重,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只能撬开一点点。

  母亲看着我们说:“你们已经尽力了,孩子埋得太深,难救,那边还有许多孩子,你们快去吧。”

  这是一个在废墟上苦苦守候了50多个小时的母亲说出的话。

  11点,我累得躺倒在帐篷里,一动也不想动。没有人想放弃,没有人会放弃,我想哭。

  “孩子,我对不起你”

  5月16日 晴转阴

  我的眼前晃动着一双脚,一双穿着旅游鞋的脚,挥之不去。那双脚,属于一个17岁的花季少年。

  孩子,我对不起你!

  昨天早晨,昏昏沉沉中醒来,吞了2块饼干,我急急忙忙带着几个战友,往老县城跑。那里一处垮塌的房子里,有个男孩在等着我去救。

  我记得那里有一截铁栏杆,栏杆上有一只铁鸽子。一夜过后,因为余震不断,那个栏杆找不到了。我努力辨认方位,我看到了那双脚,欣喜地爬过去,大喊:“孩子,听得到吗?听得到吗?”没有回音。

  他死了吗?死了吗?我奋力摸到了他,全身冰冷。他的身边有一瓶矿泉水,还有几块饼干,是我晚上离开他时留下的。

  他被埋在房屋中间,身上压着三四块预制板。因为工具不够,人手又少,前天晚上我们努力了五六个小时还是没能把他救出来。那时,他还能说话但气息微弱,告诉我们他17岁。我给他留下了一点吃的、喝的,答应明天一早来救他。整整一个夜晚,那堆石砾就像泰山压顶一般,压在孩子身上,也压在我的心头。

  孩子,我带来了人,带来了工具,可是.……是我对不起你,是我来晚了!

  据新华社四川什邡5月2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