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大爱郑州 情暖灾区
3  4  
PDF 版
灾区遇到爱心老乡
危楼下 供水队员冒险抢修
10人突击队 来到重灾区陈家坝
绵竹急需供水设备 多家厂商积极捐赠
让媒体释放更多爱的能量
绵竹中学600多名 高三学生德阳复课
雪中送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废墟边的生日愿望——
让媒体释放更多爱的能量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3  来源: 郑州日报  
  救援队员围成心形,为本报记者和一名队员祝福生日,并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
  今天是我29岁的生日,没能陪在父母身边孝敬二老,特别是生病中的爸爸,我觉得愧疚。5月19日从郑州来到灾区,每天都会收到千里之外的祝福,让我感动;奔走在绵竹的大街小巷,看着灾区亲人无助、渴望的眼神,让我更加坚定信念:一定要承担起记者的职责,承担起媒体的责任,让它的力量释放更多爱的能量,帮助灾区亲人早日健康安居,让孩子重返校园。

  10天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全国人民的心都凝聚在四川这片土地上。每天采访之余,守在电视旁我总是泪流满面,渴望能插上翅膀飞到汶川,把压在废墟下的亲人拉出来。但是,这永远只是浪漫的幻想。一个柔弱的女孩没有能力像人民子弟兵那样去一线救人,但是,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可以把灾区的情况告诉大家,唤起更多人的爱心,一起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在绵竹的这两天,看着灾区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那份崇高的使命感让我更加无畏。5月23日,今生最难忘的生日,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我要继续坚守在灾区一线,把亲人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告诉更多的人,释放出更多爱的能量!

  本报绵竹专电

  特派记者 张丽霞 文 李利强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