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大家郑州 情暖灾区
3  4  
PDF 版
铁骨柔情演绎人间大爱
图片新闻
广告
捎回英雄千言万语 前线记者踏上归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铁骨柔情演绎人间大爱
郑州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官兵讲述在什邡灾区的日日夜夜 本报记者 陈 思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6  来源: 郑州日报  
  左图 队员们就这样风餐露宿。

  下图 救援队员救出李青松。

  通讯员 康文安 申治民 图

  核心提示:在摇摇欲坠的危楼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近30个小时,救出了被压在楼下104小时和124小时的两名群众;在国家救援中心统计的本次地震8例最经典救援中,他们占据了两例;在8天的救援中,他们成功解救出53名被埋压群众,其中5人生还……他们是河南和郑州人民的骄傲。

  他们,是郑州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的57名官兵。

  昨日,本报记者与前线归来的勇士们面对面,听他们讲述在四川地震重灾区——什邡救援现场发生的一个个“生与死”较量的故事。战场上生死不顾、勇往直前的钢铁汉子,此刻却泪流满面。他们用铁骨柔情演绎了人间大爱。

  “我们去灾情最重的地方!”

  作为郑州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的最高首长——郑州消防支队副政委冀新,昨日嗓子仍然嘶哑、脸色疲倦。

  他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郑州消防支队接到救援命令,立即挑选出30名能打善战的优秀官兵作为第一梯队,由他带队、特勤大队副大队李隆等为主力,经过26小时跋涉,14日清晨到达重灾区什邡市。11时,当他们找到什邡救援大本营时便立即请战:“我们要到受灾最重的地方去!”

  什邡蓥华镇是四川著名的工业城镇,工厂、企业很多,震灾中倒下的多是5层和6层办公楼和家属楼,情况复杂而危险。河南省入川消防突击队领导最终把最危险、最复杂的两个大中型化工厂的抢险任务交给了郑州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受命后,部队20分钟急行军赶到蓥峰化工厂。

  被困人员就在这些危楼内,各楼层都可能存在。余震一个接着一个,危楼不时向下掉楼板和水泥块。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他们只好在楼外设置几个安全岗哨,发现余震使楼晃动时,士兵就急吹哨让人撤出。

  “那岗哨也就是心理安慰,当时大家都钻到废墟中救人,余震来了也就是10秒或20秒,根本没法安全退出。但是当时别无选择,就是救人。”冀新说。

  “你一秒钟也不能睡,我们绝不放弃你!”

  “活着,真好!”24岁的特勤消防战士夏竞含泪讲道:

  14日11时25分,战友陈小平拿着生命探测仪侦检,5分钟后,在一栋倒下一半的6层宿舍楼的一楼发现了生命信息,确认一女孩在楼角处,身上被楼板压着。

  由于女孩两腿被两块楼板死死卡住,同时三楼空中悬着的一扇危墙一直在摇晃,十分危险。李隆和夏竞只好趴在地上,一边用铁锤一点点敲砸楼板,一边与女孩说着话。40分钟后,刚刚将女孩的左腿拉出来,外面响起了紧急哨声,余震来了。顿时沙子、水泥往下掉,可两人没有离开,继续敲砸着楼板。

  “我要睡几分钟。”这时女孩用微弱的声音对他们说。“你不能睡,一秒钟也不能睡!我们绝不放弃你!我们都要坚持!”两人大声对女孩说,但女孩没有回应。于是,他们便使劲摇着女孩,大声吼着:“加把劲,不能放弃!”由于空间太小,双手使不上劲,两人便用嘴咬住绑在女孩身上的绳子,一点一点往外拉。15时05分,郑州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首战告捷,救出被困近49小时的何春涛。

  当天晚上,夏竞接到妈妈从老家襄樊打来的电话,问他在哪儿,夏竞说:“在郑州训练。”“孩子,不要瞒我们了,我们已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你救人的场面了。”妈妈大哭起来。

  “没有想到害怕和危险,只想到救人!”

  蒋健,是这次郑州消防抗震救灾突击队最年轻的队员,年仅19岁。

  “没有想到害怕和危险,只想到救人!不过人救出来后,再看看现场,才觉得心有余悸。”蒋健年轻的脸上带着恐惧。

  在宏达化工厂救援时,只见5层家属楼都叠在了一起。14日12时48分,战士用生命探测仪确认该楼内有两名被困女子,在确认女青年梁俊的位置后,蒋健和战友陈小平用工具一点点砸碎楼板,打出一个洞,发现她身子倒悬在一楼楼顶,双脚被叠压的楼板压住。于是,大家小心翼翼地把她身子支起来,给她戴上头盔,支了泡沫,以防止作业时伤着她。随后,他们开始小心移动压着她双脚的3层楼板。大约50分钟后,外面哨声响起,余震来了,只见上面四层楼的楼板摇摇晃晃,但大家都没有撤退。

  15时10分,压在梁俊双脚上的最后一块楼板被吊起,为防止吊起的楼板来回摆动碰伤梁俊,蒋健不顾劝阻,跑过去抱住梁俊,慢慢移动,被困近49个多小时的梁俊获救。

  “不要怕,我们一定把你救出去!”

  “我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请你们快救救我吧。”小战士喻志元闪着泪花介绍了自己第一眼看到王恩秋时的情景。

  在对梁俊施救时,战士发现与梁一墙之隔,还有一名被困的女士王恩秋。听到隔壁梁俊被成功救出,她情绪极不稳定,在里面大声叫喊。冀新便伏在洞口,与她通话。吊车将压在王恩秋身上的楼板一块块轻轻吊开后,根据声音方位,喻志元和战友就用小工具一点一点敲砸了近1小时,终于掏出了一个小洞。看到光亮,双脚被压在门板和楼板夹缝的王恩秋异常激动,大声哭喊着:“我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请你们快救救我吧。”

  “不要怕,我们一定把你救出去!”一边安抚王恩秋,冀新一边将矿泉水往洞里送。王恩秋被救出时,她大声喊道:“感谢河南公安,我爱你们!”

  “地震没有让他受伤,救援更不能让他受伤!”

  张永军,既是战斗员,又是记录员,他全程经历了救援被困104小时的李青松的过程。

  救出梁俊和王恩秋后,11时45分许,战士发现蓥峰化工厂倒塌的楼下还有生命活动迹象。14时,战士们找来挖掘机,将整体向西倾斜20多米的大楼支撑住,钻进了险区,像开采煤矿一样掘进,液压剪、液压钳、扩张器等特种救援装备轮流上阵,打出一个长约3米的生命通道。冀新钻入只能容纳一人的洞中,看到了被困在下面的李青松,经询问,了解到他未受伤,只是被困,生命体征良好。于是,张永军一边作业,一边与李青松说话,甚至给他讲笑话,还不停地给他递水。

  “地震没有让他受伤,救援更不能让他受伤,我们流血牺牲,也要确保他的安全!”冀新下达了命令。

  22时23分,李青松被托住,从洞口里往外移,李隆和张永军坐在洞口,让李青松从他们腿上往外爬。但洞的高度不够,怕上面划伤他,李隆和张永军便趴在地上,李青松从两人身上爬了出来。22时49分,李青松获救,现场一片欢呼。

  “我们要共同创造一个生的希望!”

  “今天上午,在成都医院救治的卞刚芬给我打电话,说要和救她的郑州消防官兵合个影,照一张她生命中最珍贵的照片。”说起救出被埋124小时的卞刚芬的经过,李隆这位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洗礼的火场英雄,禁不住泪流满面。

  据李青松说,离他不远处还有一名被困女工,前两天他们一直相互鼓励要活下去,但后来没听到她的声音了。

  于是,战士们用生命探测仪侦检,发现距李青松被压3米处有生命迹象,她就是被多层楼板叠压着的卞刚芬,此时已经17日凌晨1时了。2时许,队员确认了卞刚芬被埋的大概位置,此时她只能用微弱声音求救。怕她睡过去,抽出10名队员,分成5组,不时通话。

  由于埋压深,救援异常艰难,尤其是墙体均为鹅卵石砌成,冲击钻打过去只留下一个个白点。七八个小时过去了,无太大进展。这时,卞刚芬已经绝望了,她低声对李隆说:“你们走吧,不要救我了,我没劲了。”“不要放弃,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要共同创造一个生的希望!”李隆劝慰着卞刚芬。

  用了17个小时,李隆和队友们终于在17日下午打出一高40厘米、宽80厘米、深7米的生命通道。可李隆只能看到她的一只手,其他部位被一衣柜和墙体死死卡住。李隆灵机一动,要了把菜刀,挥刀一小时,硬是将衣柜一点一点砍开。18时10分,被埋124小时的卞刚芬成功救出!

  一天一夜没有吃饭的李隆从洞中爬出就瘫倒在地,与满身是伤的冀新头歪在一起泪流满面。当救护车将卞刚芬拉走后,全场几十名消防救援队员都忍不住放声大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