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一座机场与一个城市的崛起
那些不完美让我们 对灾难有更深体会
建设善心社会的宝贵资源
如何让香港廉政 公署制度生根内地
让灾区孩子过一个想哭就哭的儿童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潮动中原”系列报道之五
一座机场与一个城市的崛起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8  来源: 郑州日报  
  核心提示

  恍如一梦,三十年的巨变让人难以想象。先前的郑州老飞机场如今已高楼林立,而今天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成了一个与国际沟通的桥梁。郑州已迈向了国际大舞台,河南人也已触摸到了国际大都市跳动的脉搏。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不仅仅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和加速市场化进程的“助推器”。

  

  消失的声音 渐逝的记忆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63岁的黑朱庄村村民彭文明坐在遮阳伞下清闲地抽着烟卷。他身后就是黑朱庄村,这个地处老107国道旁的小村子,早在几年前还被人们称为郊区农村,如今随着郑州市的快速发展,这个曾经的小村庄如今已完全融入了郑州市市内。让像黑朱庄村这样更多的郊区农村居民感到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年来郑州的巨大变化和快速发展。

  如今,彭文明老人身后的黑朱庄村已全部搬迁走了,平整出来的土地马上就开工建高楼大厦。昔日的一切,如今已成了记忆。

  在老人的记忆中,早在15年前,村子四周还是大片的田地。其中他家田地就紧临着老107国道旁边,穿过107国道就是郑州老飞机场。短短几年光景,老107国道已经变成了宽阔的中州大道,村口的民航路也变成了平展的柏油马路。

  民航路最初只是人们方便来往飞机场而形成的一条道路,它的命名时间并不确切,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郑州被辟为民航航空口岸,从此标志着郑州这座城市向航空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为纪念民航口岸的开通,遂将方便乘客、接送往来车辆通行而形成的道路取名民航路。民航路全长不足一公里,从金水路起向东与中州大道(老107国道)交会,因为主干道金水路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感觉民航路倾斜得非常厉害。出租车刘师傅载着记者转了一大圈,最后才寻找到这条小路。他说:“现在变化实在太大了,有些路在以前就算是大路了,可现在修的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宽,这些小路就慢慢被人淡忘了,找起来也难了些。不过像民航路这样的路,很多人还是能够寻找到的,因为在以前,这是郑州市唯一一条通往老飞机场的路,所以人们还能记起它。”

  彭文明老人谈起民航路时,显得格外激动。他惊叹地说:“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厉害了,一些外地的亲戚来,不接根本就找不到门了。”他指着民航路说:“前几年这根本就不像路,又窄又破,两边还是垃圾臭水沟,特别是到现在这个季节,臭气扑鼻,苍蝇嗡嗡乱飞,走一趟能把人熏得难受半天。特别是到雨季,一下雨根本就过不去了,积水能淹到人大腿上面,很多车都不敢从这里过,一些外地司机不了解情况,一不小心车就被淹灭在水中。我们村很多人都帮忙从水中推过车。现在你看多好啊,特别是从2003年以后,变化真的特别大,路也修宽了,垃圾沟也不见了,下雨再也不会积水了,你看现在路边还种了很多花草,环境很好,没事了我和老伴就去那里转悠转悠,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并且还能享受的到。”

  给彭文明老人留下记忆最深刻的除这条民航路之外,就是老飞机场的飞机声音。他说:“飞机场刚开始投入使用那段时间,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那噪音特别大,能把人震得直想呕吐,特别是修理飞机调试的时候,飞机一响大人被震得耳膜嗡嗡响,小孩被震得哇哇乱哭。不过后来慢慢习惯了。可是现在,飞机场搬走了,猛一搬走那段时间又感觉特别不习惯了,因为听习惯了那种轰鸣的声音。现在再想听也很难听到了,就算是偶尔能够听得到,也没以前那种感觉了。”

  轰鸣的飞机声音,在老人的耳膜中已消失。记忆中的老机场伴随着岁月的轮回,也渐渐远逝,留下的只是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

  

  老机场:一个时代的标志

  

  一条特殊的路,记载了一段历史。在这条不算长不算宽的民航路上,曾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无论岁月如何轮转,老机场这段历史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淹没,因为他是这个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一个时代标志。

  郑州航空事业直到20年代中期才开始起步。1924年,直系军阀吴佩孚因军事需要下令修建机场,位置选择在了郑州市老城西南的马寨村,这是郑州最早的飞机场,但当时机场规模不大,占地面积约6公顷,设备简陋,跑道为草皮土质,仅能供小型飞机起降。1925年5月1日,郑州开始与洛阳通航邮运,这成为河南第一条民用航线,马寨机场也因此成为郑州最早的民用航空基地。遗憾的是,1936年左右该机场被废弃了。

  随后,郑州机场又经历了几次搬迁改建,逐步壮大。直到1954年,省会从开封迁郑,1956年中国民航在郑州飞机场建立民用航空站,改为军民合用机场。从此,机场步入发展阶段。

  1958年12月,郑州第一条地方航线郑州——南阳航线开通了,这是民航为郑州民众服务的开端。上世纪60年代初,郑州飞机场还没有固定的航线和航班,只开通了广州——郑州——北京航线。1977年起,辟有经过航线6条,始发航线1条,可直通北京、上海、西安、长沙、广州等城市。1985年2月3日,上海民航局“运十”大型客机首航郑州,在郑州机场试飞成功。1987年,由于航线增多,业务繁忙,郑州飞机场开始扩建,设有候机楼、贵宾室、旅客餐厅、招待所。

  机场占地287公顷,跑道长2200米,可起降波音757以下各型飞机,停机坪2.5万平方米,同时可停放6~8架中小型飞机,有经停航线17条,每周321个航班,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哈尔滨和香港等17个城市。1989年2月2日,郑州机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对外开放,成为国内航空干线的重要枢纽之一。

  1997年8月28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所有航班转至这里,老飞机场又成为一个军用机场。两年后,它的地盘被规划为郑东新区的一部分,老飞机场彻底完成了它的使命。现今,放眼望去再也寻觅不到老机场的痕迹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耸立的商务写字楼,老机场的变迁,成了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郑州速度”架起一个新兴城市

  

  郑州这座地处中华腹地的古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浪潮,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口岸。而作为航空这一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又承载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使命。为了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再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工程,该项工程被河南省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

  按2020年为目标年进行设计,整个工程分扩建和改建两期进行,其中,扩建工程于2005年8月12日开工,2006年11月30日完工,历时15个月;改建工程于2007年4月1日开工,2007年11月22日完工,历时近8个月,整体工程的建成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这种速度在整个民航建设史上是空前的,被民航总局领导誉为“郑州速度”。

  河南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指出:中原崛起,交通先行;构建枢纽,航空优先。到目前,省政府已经批准成立了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委员会,制定了郑州国际航空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推进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把河南民航的建设与发展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加快重大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郑州机场港区功能布局,整合郑州机场区域航空资源,加强空陆运输协调,提高客货集散能力,着力打造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有影响的国际航空枢纽港,力争“十一五”末,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5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3万吨左右,形成区域性机场和物流集散中心。

  改扩建工程完工后,整个郑州机场航站楼大气美观、造型独特。整面的玻璃幕墙与浅银灰色的金属幕墙搭配和谐,清爽宜人非常漂亮。走进出港大厅,给人一种现代、通透、宽敞、明亮的效果。整个大厅东西长617米,一层高7.6米,二层高29米,采光效果非常好,体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旅客透过落地的玻璃幕墙,可以尽情观看外面飞机的滑行和起降。蓝天白云、美丽的新机场与不断起飞降落的飞机相映衬,展现出一幅现代化空港繁忙壮丽的画卷。

  郑州机场改扩建的新航站楼设计、工艺流程先进、科学,而且设备、设施在建设时处处为旅客着想。记者在现场看到,新航站楼充分考虑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新航站楼值机柜台与安检通道均按照旅客登机行进方向设置,高峰时可以保障旅客通过4146人次;新楼供旅客使用的自动扶梯和电梯共有28个,比老楼增加12个;新候机楼还安装了13个先进的固定登机桥,旅客进出港流程设计合理,实现了进港、出港和中转旅客的通道分离,旅客登机途经路线非常顺畅,彻底避免了老候机楼进出港旅客混杂走错路的现象;新航站楼共设有4140个旅客座位;在新楼内还增设了儿童游乐园、母婴室、商务中心等,可以为旅客提供餐饮、购物、娱乐、上网、急救等服务,提升了郑州机场的服务功能,保证旅客能够顺利、舒心地乘机出行。

  目前,郑州机场已与17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业务,从郑州机场可以直达41个国内城市,11个国际和地区城市,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从100万到200万用了10年时间,从200万到300万用了1年多时间,从300万到400万仅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2007年又顺利突破500万人次。

  郑州新郑机场的建成和扩建,是河南省民航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此,郑州机场跨入了全国重要枢纽机场行列。一个以郑州为中心,四通八达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已经形成,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必将为河南省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李明德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