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幼时,老家的院子里长满了枣树,八九棵的样子。猪舍边上有两棵,长得高高大大粗粗壮壮,算是壮年;其他的细小一些,算是青年。有意思的是,在院子门口的一侧,有两棵肩并肩长在一起的,高低胖瘦长相几乎一样,大约是情侣。枣树的繁衍能力特别的强,到春夏时节,几场雨过后,院子里到处都是枣树根须发出来的小树苗,需用刀砍斧剁,方能保持院子的平整。
枣树比别的果树开花都晚。菜园里的大蒜抽薹的时候,就是枣树开花的时候。枣花没有开放的时候,花苞像细小金黄的黍米,一粒一粒的;一开放,就变成一颗一颗小星星,挂在叶茎上,一串一串的。别看枣花娇小得很,但是,枣花甜丝丝的馨香,是任何名贵的花卉都比不了的。尤其是晚上,那甜的香味,伴随着凉凉的空气,穿过鼻孔,沁入心底,清爽的感觉就像周身的毛孔全都张开了,在大口地做着深呼吸。到了白天,不用说,那当然是蜜蜂们的天地了。走过院子,满耳弥漫的是蜜蜂们快乐的嗡嗡的合唱;每棵枣树上,聚集的蜜蜂,怕都有上万只。邻居们也喜欢来我们院子里拉拉家常,或者是借一些小东西,我猜想,他们主要是为了闻那甜甜的浓郁的枣花香。
经过一夏天的生长,到了秋天,枣子开始一个一个变成了红脸膛;刮了两场秋风之后,那枣子变成深红,坠在枝头,一树一树的,看得直叫人口舌生津;农历七月十五过后,枣子就成熟了,可以慢慢摘着吃了。那八九棵枣树,还不是一个品种:一种是灵枣,成熟得早,脆甜,但是个头小;一种是笨枣,浑圆的小西瓜的形状,成熟得晚,但是果大肉多。那时候父母总是告诫我们,只能吃灵的,不能吃笨的,不然的话,会笨得将来考不上状元。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可能是在跟我们开玩笑;但或许不是,因为他们都没有什么文化。
枣子一成熟,我们的院子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放了学,也不回家,看我家没人,翻过矮矮的院墙,或者是矮矮柴门,书包随便往地上一扔,便纷纷爬到树上。这棵树上两个,那棵树上三个,摘红的,摘大的,争着,嚷着,好不热闹。有时候被我父亲或是母亲看见了,远远地喊一嗓子,他们就惊慌得小鹿一样奔逃。从树上跳下来,也有的是掉下来的,有划破了裤子露出脏兮兮的小屁股的,有滚一身泥土丢了一只鞋子的,甚或是不小心掉进了猪舍,除了弄了一身猪粪之外还吓得大猪小猪嗷嗷狂叫的,那狼狈相,使得本来有些怒气的父母也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父母并不是吝啬那几颗枣子,而是怕孩子们把那枣子都摇落在地上弄坏了。那时候,我们把枣子打下来,一多半也都送给了街坊四邻,留下来一点,晒干了藏起来慢慢吃。煮稀饭的时候,切成枣片,放几个,稀饭就更为香甜了。碰到丰收年份,枣子储藏得多的时候,父母也奢侈地弄半口袋到磨房磨成面,回家拌上一半玉米面,炒熟了,浇上开水吃;当然,如果用热腾腾的稀饭和着吃,那味道更好。可惜的是,那时候磨面的技术不怎么好,枣核磨得不够细,吃在嘴里,硌牙。
那时候,那一院子的枣树,的确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和希望。可是后来,母亲长年卧病在床,那些枣树,也就失去了管理。在母亲离开我们之后,枣树们也相继枯黄而死,最先干枯的是那两棵情侣树。而现在,老家的院子里,除了那座老房子和丛生的蒿草之外,连一棵枣树也找不着了,哪怕是一根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