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新华社摄影记者郑悦在四川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内拍照采访。 新华社发 |
|
从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一直活跃在地震灾区的最前沿。他们把来自灾区的消息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世界;他们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送达灾区。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无数新闻工作者用他们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见证和记录灾区的悲情大爱,更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灾难抗争的精神风貌。
记录历史、迅速报道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面对史所罕见的地震灾害,新闻工作者表现了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刚刚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待了20多天参加完奥运火炬登顶珠峰报道,新华社记者李柯勇就请战赶赴震区;尽管家中已有3位亲人遇难,但解放军报记者乔天富仍强忍悲痛,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虽然一块大石头堵住了去路,但为了进入北川县城,人民日报记者刘裕国毫不顾忌地从石头上爬了过去……
正在新疆进行“重走祖国西北角”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得知汶川地震发生的消息后,于13日抵达成都,并连夜赶往都江堰灾区采访。14日,他赶往重灾区绵竹汉旺镇采访。15日上午,他跟随直升机空降到地震震中地区汶川县映秀镇采访。16日下午,他徒步从映秀镇南下,采访道路打通的情况。没有帐篷,他就随便一卧,没有饭吃,他就每天吃点干粮。在他的心中,“绝不能给灾区增加任何困难”。
成都电视台记者杨涛,在父母及众多亲属情况不明的情形下,仍以最快速度奔赴绵竹灾区,到达绵竹后,他才得知自己的哥哥、姨妈一家六口全部遇难。他强忍内心的悲痛继续完成了采访,并进行了现场出镜报道。他在报道中说:我身后的这片房子是我从小生活和长大的地方,曾经十分熟悉,但现在却都夷为了平地,我的心情很沉重,而就在旁边,还有一所小学完全垮塌,里面的学生现在还生死未卜,这中间就有我哥哥的女儿。
铭记历史、传递希望。无数新闻工作者克服千难万险、冒着生命危险,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态度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全面、真实地记录了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反映了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不畏艰险、顽强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并以新闻的方式激励全国人民挺起脊梁,战胜灾害,走向明天,走向胜利。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徒步40公里进入重灾区,足迹遍布都江堰、漩口、映秀、卧龙等灾区。她灵敏地捕捉着每一个新闻线索,她让观众在灾难面前不仅与灾区人民感同身受,同时也让观众体会到灾区人民的坚强和重建家园的自信。听到灾区现场急救车的鸣笛,她告诉我们“在别的地方听到急救车就知道是出事了,但是在这里听到急救车就会感到庆幸,因为这代表着又可能拯救了一个生命”;她让摄像师拍摄都江堰干净的大街、街心的水车,告诉我们“生活还在继续”。
徐壮志,新闻媒体首位进入汶川县城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至今忘不了14日第一次乘坐直升机进入汶川县城时的情景;他更忘不了陆航团长余志荣,这位家在汶川的特级飞行员,多少次飞越家乡上空,却从未得机会回去一看。徐壮志用海事卫星向世界传回了震中汶川县城的第一张图片,也向世界展示:废墟中,希望在生长。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频率的孙静,在地震发生后,不顾余震的危险,坚持进入还在摇晃的直播间主持节目,并在电波中告诉听众她目前所处位置和最新事态发展情况;绵阳晚报记者刘文定12日向领导立下军令状:“今天,我就是翻山越岭地走,也要走到北川!”……他们的行动,诠释了记者的神圣职责,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他们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抢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措施,他们全面及时地报道抗震救灾工作的最新进展,他们热情讴歌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全力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血汗、情怀和智慧记录了地震之后的大爱无边。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