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3  4  
PDF 版
唐家山堰塞湖明日自然溢流
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陕西略阳四干部受查处
“发现”号奔赴空间站
穆沙拉夫能否顶住执政党发难
新闻 观察
绵竹俩矿工成功获救
30名灾区学生将赴俄疗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新华社记者 曹智 刘永华 李宣良
中原网  日期: 2008-06-02  来源: 郑州日报  
  关注失事直升飞机

  不幸的消息,来得太过突然。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执行救灾任务的直升机失事!”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把我这几天刚刚平复的心再度击碎——就在几天前,我还在搭乘他们的直升机,奔波于各个灾区之间。

  直升机是在映秀附近空域出事的。我祈祷他们能平安归来,但,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同样知道:陡峭的高山峡谷,连一个人站立都非常困难和危险;湍急的岷江,更难以寻觅一块足以托起生命的降落平台……

  地面通过空军中继机、各种无线电手段呼叫这架米-171直升机,通过中国移动手机就近呼叫机组人员,从中午到晚上,一连10多个小时,均无回应。

  拥有丰富直升机飞行经验的总参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判断:“凶多吉少!”

  直升机机长邱光华,51岁,特级飞行员,飞行大队长,大校军衔,拥有5800多小时飞行经验,多次飞行过这次执行任务的路线并多次驾机飞越青藏高原。

  这一次,他还能不能回来?

  邱光华飞在最后面,和他一同执行任务的另外3架直升机,有2架在映秀迫降,只有1架返回成都凤凰山机场。

  邱光华,羌族,我国培养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他的家乡就在茂县。他曾一次次飞临自己家乡的上空,可是每次都来不及停下去看看自己的亲人和房屋。

  再有几个月,他就可以在一名飞行员的荣誉顶峰上光荣退休了。然而……

  与邱光华在一起的,还有飞行员李月、空中机械师王怀远、陈琳以及二级士官张鹏。

  5月31日13时,这架直升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运送防疫专家组人员前往理县;

  14时14分,直升机从理县返回,机上除机组成员外,还搭载了因灾受伤转运群众及相关人员14人。

  仅从时间节点上我们就可以判断,直升机的飞行节奏是多么紧张!他们在理县降落时,发动机根本就没停。

  地震的重灾区,无论是北川、汶川这样的县城,还是映秀、漩坪这样的村镇,全都是在狭长的山谷里沿江河分布。两侧的高山常常海拔在两三千米以上,留给直升机起降和飞行的通道往往只有几百米宽,浓雾几乎每天24小时笼罩着这些在地震前山清水秀的村镇。

  仅仅在大地震发生后几十分钟,这个团的两架直升机就立即飞赴灾区查看灾情。当全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从地球上消失”的汶川的消息时,又是这个团的直升机第一个飞抵汶川县城……

  “为什么地震后40多个小时,直升机才飞进汶川?”针对网友对直升机部队的不理解,我们曾为他们做过这样的辩护——不是我们的直升机性能差,更不是我们的飞行员不够勇敢,而是因为无论是地理、还是气候,都不具备降落的条件。

  一位飞行员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们的牺牲,能多换回几名灾区群众生命的话,那么我愿意!”

  从5月12日到31日,这个团出动直升机上千架次,给数十万灾区群众送去了食品、药品和生的希望,把几千名重伤员从死亡的边缘拉到安全地界。

  当我们在映秀镇采访时,看到遍地等待转运治疗的重伤员,盼望着直升机从天边出现;但看到空中浓密的雾霭和两侧高耸的山峰时,又不希望他们到来。

  搭乘直升机采访,我们多次体验了惊心动魄的历程,最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去往唐家山堰塞湖的飞行。

  顺着龙门山脉,越往里飞,云层越厚。拥有5000多飞行小时的特级飞行员张茂生驾驶直升机不断拉升,飞行高度达到2500米、3000米、3500米……

  为了使直升机在云层上端飞行,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越来越接近极限,随时都有失速坠落的危险。更为让人揪心的是,直升机的结冰报警信号灯已经变红……

  唐家山堰塞湖上空,到处一片白茫茫,根本无法分清哪里是高山、哪里是湖泊、哪里是堤坝……

  “哪怕云层间有一丝机会,我也要钻下去。”然而,老天就连这样一点机会也没有给张茂生。

  失事的这架直升机,执行的是运送防疫专家的任务,返回时还要运送重伤员。在道路中断、时间紧急的情况,只有他们才能给受灾群众带来生命的希望!

  雄鹰折断了翅膀,依然是雄鹰。

  再一次祈祷,在无数的不可能中,仍然会有生命奇迹的出现!                        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