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PDF 版
直升机
连 载
旧黄河桥的整修加固
《失踪的上清寺》
阎崇年的故事
轻轻地抱住母亲
2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邑旧事
旧黄河桥的整修加固
王瑞明
中原网  日期: 2008-06-03  来源: 郑州日报  
  1948年10月22日中原军区接收了黄河铁路桥。因历经战争破坏,这座大桥已破烂不堪,百孔千疮,支离破碎,只能勉强维持通车。1949年,中原军区立即成立陇海平汉铁路郑州联合管理委员会,在百业待兴、财政经济困难情况下,即着手抢修黄河铁路桥,首先将黄河铁路桥南端5孔木便桥改架为日式军便桥。为保证安全,该桥只能通过轻型机车,牵引600吨左右,每列车分别在黄河南岸站,北岸老田庵站解体分割2~3次运转,送往南北两站重新编组,限速每小时5公里,每列车通过大桥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此情此景,它给那些久经沧桑的铁路老工人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当年的铁路桥工和司机师傅们说:黄河铁路大桥是随平汉铁路而修建。1906年开通使用,保固期只有15年,行车时速初为10公里,以后逐渐提高到15公里,为半永久性建筑。这座大桥原本先天不足,又历经战争破坏,历经坎坷。初期施工时,由于比利时公司不顾工程质量,盲目加快速度,尽量减少投资,修黄河大桥没有采用气压沉箱法修建石质桥墩,基桩深度不够,造成无穷后患,在施工期内就有8个桥墩被洪水冲毁。桥成不久,交付运营后曾遭受4次较大洪水袭击,桥墩冲歪,中断行车,每年汛期均需抛投大量石笼防护,耗资巨大。

  黄河铁路桥扼南北交通之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战争,特别是1929年至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在中原地区百万军队展开大厮杀,把铁路作为争夺的重点。平汉、陇海铁路连年遭受战祸,线路桥梁被炸毁。仅黄河大桥就被炸3次,正常的客货运输难以进行。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汉、陇海铁路遭受空前浩劫,黄河大桥多孔桥墩被炸毁、炸伤,日本侵略军不得不临时改修成军便桥,只能行驶轻便列车。抗日战争胜利后,平汉区铁路管理局对黄河大桥曾进行了一些修补工作。

  1949年初,陇海平汉铁路郑州联合管理委员会,已先期对黄河大桥进行了抢修。之后在铁道部桥梁视察团的指导下,郑州局根据铁道部黄河桥加固计划迅速落实加固整修方案。从1949年12月起,首先检修损坏的第15孔钢梁上弦,加固22号墩临时支撑,整修桥面轨道,更换钢轨,加固桥墩围填抛铁线石笼。1950年初,工程初步完成,两台轻型机车连挂牵引整列车一次通过,行车速度提高到时速15公里。

  之后,又在1950年2月、4月、10月;1951年6月至1952年10月先后进行五次对大桥整修加固。全部更换为上承桁梁,更换100多孔钢梁桥面等,1952年11月大桥加固工程全部竣工并举行通车典礼,解放型蒸汽机车牵引62辆货车,总重2400吨的列车,以每小时60公里速度安全通过大桥。消除了该桥对平汉线的梗塞,基本上改变了大桥的面貌。加固后的黄河大桥,从此取消限速,开始通行大型机车。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曾亲临大桥视察,对加固工程给予很高评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