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一生之水
世界各国的粽子
23
连 载
“毛泽东号”机车来郑州
《“笨”孩子的硕博之路》
一问三不知
2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
一问三不知
李济通
中原网  日期: 2008-06-04  来源: 郑州日报  
  人们形容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或毫无所知时,往往会用“一问三不知”这一成语。可是你知道吗,这个成语不仅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且与郑国生死攸关、密不可分。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即是该成语的最初出处。

  公元前468年,晋国大将荀瑶帅师伐郑。郑国难抵强大的晋军,于是向齐国求救。齐平公派大夫陈成子出兵相助。齐军军容严整、兵强马壮,荀瑶畏惧万分,便对部下说:“齐军如此强大,我们很难战胜他们。”军士们也怕与齐军作战,纷纷要求撤兵。荀瑶只得一面准备撤军,一面派人游说陈成子,挑拨说:“你为陈国后裔,而陈国灭亡与郑国有关,今我们出兵伐郑,正是为陈国报仇啊!”陈成子不听这一套,回应说:“我身为齐国大将,奉命救郑,告诉你们将军,就别再枉费心机了!”晋使走后,陈成子的部将荀寅报告说:“来自晋国的士兵告诉我,他们计划利用千乘轻车,偷袭我军营门,然后消灭我们。我们还是撤兵吧!”陈成子回答说:“出征前国君指示我,不要追击那些散兵游勇,也不要怕敌人人多势众,要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现在晋军虽有轻车千乘,我们岂能避开他们而撤退!我要把你的话汇报给国君的。”闻听此言,荀寅有些后怕,也感到惭愧,于是自责说:“我知道自己之所以错,就在于不谙敌情,君子谋事,应该首先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知道它的始、中、终全部过程,而我这三个方面都不知道,就让你出谋献策,请求撤兵,这是很不应该的。”

  陈成子与荀寅的这番对话,不仅坚定了齐军援郑的决心,使郑转危为安,也由此产生了极富哲理,至今仍沿用不衰的成语——“一问三不知”。它给我们的启迪是,无论工作、学习,都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弄清情况,再行决策,千万不要对情况一无所知,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