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二批志愿者赶赴安县
10天救援 泪洒废墟 汗滴巴蜀
我省累计捐赠款物超10亿
保高考安静全市查噪声
礼品香粽走俏
市民期待国标
20家高新企业
邀你暑期来打工
5个月挖断燃气管道24次
遇突发事件可直接拨打民警手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10天救援 泪洒废墟 汗滴巴蜀
访救灾归来的郑煤集团救援中心副主任陈六合
本报记者 刘玉娟 通讯员 李庆伟

  昨日,是郑煤集团救援队自灾区归来的第七天,郑煤集团救援中心副主任陈六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灾区归来连说“三个最”

  今年44岁的陈六合1986年调入郑煤集团矿山救援中心,是一名有丰富井下抢险救灾经验的指挥员。说起这次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救援情况,他连说了“三个最”:

  “最悲伤的是——奔赴救灾现场后看到处处坍塌的楼房,痛失亲人的人们在废墟上号啕大哭……满目疮痍的灾区令人万分悲伤。”

  “最感动的是——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紧急调集救援部队,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灾区处处是救援人员的身影,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中抢救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最难忘的是——5月25日下午,当我们的抢险工作结束时,一群群灾区群众从帐篷里走出来,眼含热泪为我们送行。他们深情地说:‘感谢河南郑煤人,你们付出的艰辛劳动,四川人民永远忘不了!’”

  28名队友弟兄令他动容

  “如果说,还有什么让我感动,那就是和我并肩作战的28名弟兄!”陈六合介绍说,杨铁创是救援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他妻子患有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病。接到命令后,他让儿子请假回家照顾母亲,并嘱咐儿子不要让母亲知道他去四川救灾了。队员桑长青更是放弃了新婚蜜月,毅然前往灾区。

  “队员们个个铁骨铮铮,但面对悲痛的遇难者家属却常常不能自抑……”陈六合说,5月16日,他们在汉旺镇天池煤矿机械厂单身职工宿舍楼前清挖,一位40多岁的大嫂始终在废墟旁哭泣,原来她的爱人被压埋在此还未找到。当日11时33分,救援队遭遇进入灾区后第一次较大余震,刚刚清理出的空间被再次掩埋,副队长韩有福带领救援队员不顾余震威胁,立即投入重新清挖。有个队员在搬抬石头时双手被划破、有的头部被反弹的撬杠碰伤……他们都在简单包扎后继续奋战。终于,在下午3点,找到压埋在此的5名遇难者遗体。看到丈夫的遗体,那位大嫂强忍哭泣,喃喃地向队员们表示感谢,但许多队员都悄悄背转身流下热泪……

  完成救灾任务 保护队友安全

  陈六合离家前向妻子和母亲谎称“单位组织封闭学习”,但谎言在几个小时后就被“戳穿”:妻子通过集团公司播放的电视新闻知道了他的去向。妻子叮嘱他:“保重好自己身体,尽最大能力救援灾区老百姓!”两个儿子也发来短信:“灾区条件很艰苦,爸一定要保重身体!”陈六合则在心中告诫自己:一定要不辱使命,并保证好28名兄弟的安全!

  据灾区一线归来的队友们介绍,每次执行搜救任务,作为领队的陈六合总是冲锋在最前面,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总是最后一个吃饭和休息的人。在对汉旺镇天池煤矿家属楼的搜救过程中,两天20多个小时,陈六合一直在清挖的废墟上忙碌,腿肿了、脚磨破了、嗓子沙哑了……他怕挖掘机对遇难者的遗体造成伤害,更害怕挖掘机高分贝的噪音干扰,使有生还可能的人在废墟中不能被及时发现,所以每次执行任务时,他都要求队员再三使用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确定没有生命迹象后,才让挖掘机进行彻底搜索。

  救援归来 奖金全部捐给灾区

  10天的时间里,陈六合带领队员出动救援小队27队次,用生命探测仪探测36处可疑点,使用液压破拆支护装置52次,搜救出19名遇难人员,清挖三座完全坍塌的楼房,排查区域6平方公里,帮扶被困群众1000余人退出危险区,抢救物资折合人民币210余万元,圆满完成了指挥部交给的各项救援任务。

  再小的爱乘以13亿,都能变成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抗震救灾归来,集团公司领导给他们记功嘉奖。可灾区一线的情景,时刻触动着每位队员的心,陈六合与队员们一致表示:把集团公司奖励的奖金,全部捐赠给灾区人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