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汶川地震无名遗体的“回家”之路
车辆逃费判无期
违规收费判几年
当高考武装到了牙齿
端午节
不仅仅是龙舟粽子
吃粽子中状元
是把防灾教育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汶川地震无名遗体的“回家”之路

  核心提示

  

  查体、拍照、提取样本……从这个世界消失之前,每一具无名遗体都被留存了信息。这些信息证明他们曾经的存在,也试图证明他们是谁。

  据了解,汶川地震已产生了上万具无名遗体。对这些遗体的处理,正在程序化进行。希望每具遗体“终有所归”,希望生者能寻到失去亲人的确切信息,是这个程序的终极使命。

  

  周萍夫妇已17天没看见8岁的儿子了,没半点消息。

  5月28日一大早,她和丈夫赶到了金沙河边的都江堰市殡仪馆。

  她听邻居说,很多无人认领的遗体,都存放在这里。

  不过,这些遗体都已被火化,留下的只有三张照片:头部的,全身的,有关遗物或胎记的。

  殡仪馆办公楼一层大厅,四张大木板上,贴满了遇难者照片,至少300组。

  在第三块木板前,周萍突然哭起来,双手拼命捶打木板。任凭丈夫怎么拉,她都想张开双臂,抱起照片上的儿子。

  这个男孩火化前已被提取了DNA样本。殡仪馆馆长刘良志说,尽管周萍夫妇通过照片认出孩子,但考虑辨认可能出错等问题,根据上级规定,还不能让他们领走骨灰。

  “从5月27日起,上级领导要求暂停领取骨灰,所有辨认者需到公安机关抽血做DNA比对,并拿到检验报告,再到街道、民政局开具亲属关系后,才能办理遇难亲人骨灰领取手续。”刘良志说。

  据了解,有关无名遗体骨灰领取等方面的官方文件,有望近日出台。届时,汶川地震无名遗体将按程序处理。

  

  个体的痕迹

  

  三张照片,一张全身,一张脸部,一张个体特征。每天都有二三十名亲属来辨认 

  到5月27日晚,都江堰市殡仪馆储存的无名遗体照片数,已增至356组,每组三张。

  5月12日下午4时15分,第一具遇难者遗体被家属用三轮车运到了殡仪馆。

  当班馆长刘良志记得,那具遗体还没被抬进悼念大厅,就来了第二具。

  从5月12日下午5时起,这座殡仪馆15名运尸工开始了72个小时不间断工作。他们分乘五辆运尸车,轮流到全市各个塌方现场,急运遇难者遗体。

  到5月15日下午3时换班时,有两名工人因劳累过度晕倒。

  开始几天送来的遗体基本四肢完好,有名有姓,有的有身份证、手机等遗物,通过公安内部人口查询网,或通过移动、联通,相对容易完成辨认过程。只要家属在场,核对后就能火化了。

  5月18日开始,无名遗体多了起来,按照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有关规定,殡仪馆和法医开始介入。

  5月24日,记者见到成都市公安局的法医在处理一具无名遗体。他们先打开裹尸袋,给遗体拍了一张全身照,然后剪开外衣从头部、上肢到下肢依次检查,又对其头部和右手臂的伤疤分别拍照。

  到5月27日下午6时,都江堰市殡仪馆共接收了遗体2200余具,其中830具遗体在该馆火化,剩余的因火化能力有限被转至该市其他八座殡仪馆处理。

  据刘良志介绍,依据上级规定,所有无名遗体被运至殡仪馆后,经有关程序后发布公告,若24小时后仍无人认领,就火化处理,保留骨灰。

  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了解到,每一具无名遗体在火化前都被要求留下三张照片,一张脸部,一张全身,一张遗物或有胎记、残疾等个体特征,三张放在一个页面,用软件制成PPT幻灯片。另外,所有照片还要被打印九套,分置各殡仪馆,供亲属查认。

  这些照片5月20日首次公布,每天至少有二三十名亲属到殡仪馆辨认。

  成都市公安局有关人士介绍,其实辨认成功几率并不高,因为遗体腐败严重,有的几乎面目全非,仅靠照片辨尸难度很大。

  刘良志说,对于很难通过照片直接辨认,他们重点介绍遗物或个体特征,比如有无胎记、有无染发卷发、穿什么样的衣服等。要是这些要素仍不能辨认遗体,只有通过DNA检验。

  

  万具无名遗体

  

  王统兵说,他们在处理无名遗体时很慎重,力求每具遗体能终有所归

  并不是所有的遗体都被运到殡仪馆,有的土葬了。

  都江堰市是重灾区,全市17个乡镇受灾。地震后,该市民政局接到上级指示,成立了遇难遗体善后处理工作组,副局长王统兵任组长。

  王统兵说,17个乡镇多为非火化区(幸福镇、灌口镇为火化区),凡遗体有亲属认领的,就可在当地土葬。对于无人认领的遗体,他们和法医一起检验、记录、拍照,然后请当地百姓土葬。

  很多灾民忙于安置家里或照顾受伤亲人,待他们安顿好,就会马上想起自己失散或失踪的其他亲人,有的甚至直接找政府要人。王统兵说,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在处理无名遗体时很慎重,力求让每一具遗体终有归所。

  据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有关人士推测,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地震造成的无名遗体数量已接近万具,且呈增加态势,最终数据要等统计全部结束才知晓。

  目前,地震遇难者遗体挖掘工作还在进行中,政府要求对所有无名遗体提取可供DNA检验的生物检材。

  

  “存在”与DNA

  

  提取检材后,法医会将无名遗体的创口缝合、简单整容,然后再火化

  5月20日,来自国务院新闻办的消息,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已到灾区去指导遗体处理工作。

  与此同时,三部联合制定了“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对那些无法辨认身份的遇难者,要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DNA检材,并且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5·12”地震遇难人员身份识别的DNA数据库。

  在实际操作中,四川警方遇到了未曾料到的困难。据成华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李天说,根据事先的初步设想,在拍照前,他们给遗体填写一张记录卡,包含检验编号、时间、地点、遗体特征(身高、体型、衣服颜色、发型染色、四肢是否健全、有无假牙等)、遗物(手机、身份证、首饰等)、死亡初步原因、检验法医姓名等基本信息。其中,检验编号与裹尸袋序号、遗体照片编号、火化后骨灰盒编号一一对应。

  接下来,就是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材料。李天介绍,按照遗体腐败程度和DNA分析规定,检材可分血液、皮肤、肌肉、肋软骨、牙齿、高密度四肢大骨等。考虑到不少遗体高度腐败,血液不新鲜,皮肤、肌肉严重腐化,只有肋软骨作DNA检材较合适。于是,后来遗体的DNA检材基本选用了肋软骨,长度大约两厘米。

  如此多的小段肋软骨该如何保存,也曾一度困扰了他们。经法医胡华子提议,他们到冲印店找来数百个废弃胶卷盒,加上75%酒精浸泡,放置在零下10至20摄氏度的冰柜中。通常情况下,这种肋软骨至少可保存2个月。

  胡华子说,若遇到腐败严重且肋软骨已腐烂的遗体,他们考虑提取磨牙,如果找不到牙齿,就用密度较高的四肢大骨来代替。

  24日,胡华子和同事在北郊殡仪馆遇到了两具已全部肢解的无名遗体。他们把两个裹尸袋打开,按人体解剖结构关系,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遗体拼成人形。拍照,登记,提取磨牙。

  提取肋软骨或磨牙后,法医会将无名遗体的创口缝合、简单整容后,再火化。

  据了解,地震后,四川紧急从全省7市抽调法医检验遇难者遗体,公安部又从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抽调了184名法医和照相技术人员增援。

  

  浩大的工程

  

  法医推算,如果仅用10套设备来完成万具遗体的检测,大概要250天

  所有无名遗体的DNA生物检材,都将被送入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公安机关的DNA室作进一步检验。

  目前,四川省有近10套DNA检测设备。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室法医博士胡华子说,通常情况下,完成一套DNA检材的分析检测,至少五六个小时,一旦发现检测结果有问题,从头再来则耗时更长。

  根据胡华子的推算,按每具遗体检测6小时计算,一套设备一次同时检验5个样本,10台机器24小时工作,完成1万具遗体的检验,至少需要250天。如果遇到有其他刑事案件需DNA检验,时间会更长。

  来自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一位专家说,待检验结果出来,数据将录入“5·12”地震遇难人员DNA数据库,供后期寻亲家属比对,且资源全国共享。从四川省现有检验设备和需检的无名遗体数量来看,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何时能全面结束,仍是未知数。

  四川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主任江理书说,鉴于四川现有检测条件有限,如果所有生物检材提取完毕,可能届时要请求兄弟省份的支援。

  

  比对中“寻亲”

  

  对于无人认领的无名骨灰,有关部门将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公示

  如果万名无名遗体的DNA生物检材已提取并被检验完成,那么,从“5·12”地震遇难人员DNA数据库中找亲属就相对容易很多。

  江理书说,待建库完成,警方将会同民政部门对外发布通告,凡有失踪或未找到亲属遗体的家属,均可持身份证到指定的公安机关,提供自己的唾液、有毛囊的头发、血液等作DNA检材。形成数据后,输入数据库,经电脑自动比对,寻找亲属。

  曾参加“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有关会议的刘良志还告诉记者,成都方面已就无名遗体处理开了多次会议,目前,正在酝酿有关处理办法,并会下发官方文件。

  从这次会上传来的消息说,对于无人认领的无名骨灰,有关部门将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公示。自正式文件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第一继承人领取;若无人认领,此后10日内,第二继承人可认领;若再无认领者,可由第三人认领。50天后,仍无认领者,依据有关殡葬法规予以深埋。

  “有关遗体处理,政府部门格外谨慎。”据江理书介绍,一旦比对成功,警方将出具DNA检验书面报告,家属凭报告到殡仪馆领取亲人的骨灰。检验前后,全程免费。

  另外,亲属需要到公安机关、所在辖区、乡镇或居委会开身份、隶属关系证明,方可到殡仪馆寻亲。届时,仅凭照片,觉得好像是自己亲人,就领回骨灰的情形,将不复存在。

  “只有当这些无名遗体得到亲人的认领后,生者才会心安,心灵创伤才会减少或抚平,社会才会趋于稳定。”有评论者说。 据新华社

  在都江堰市殡仪馆看到儿子照片的周萍大哭起来 新华社发

  法医在检查无名遗体 新华社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