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花草人生
此去经年
漫话端午节的名称
端午习俗趣谈
玉琮
粽子史话
信息学院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粽子史话
陈永坤
中原网  日期: 2008-06-08  来源: 郑州日报  
  端阳佳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的风俗;而且都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我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不过粽子的起源却是很早的,在屈原之前就有了。

  古书上的粽子,叫做“角黍”。角,是牛角的意思。黍,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亦称“黄米”。在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牛,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很受劳动人民爱护的。当夏天粮食丰收的季节,农民就要用主要的粮食“黍”,制成像“牛角”一样的尖形食品,作为一种奉献祭祖的供品。这也表示农民在丰收时也不会忘记“牛”的功劳。在《吕氏春秋》一书中,记述西周时代,每年5月黍米收割时,“天子”也要参加尝黍祭祖的仪式。这就是粽子的起源。当时吃粽子,时间也不是在端阳节,而是在夏至的节令。南朝人梁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即有“夏至节日食粽”的明确记载。在司马彪的《后汉书·礼仪志》中,则进一步说,汉代五月初五的习俗,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只因后来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农历)投江而死,人民为了纪念屈原,才把吃粽子的时间,推移到“端阳节”这一天来了。这个风俗是从南北朝以后才开始的。因为南朝梁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一书中,记述楚国人民怎样在端阳节这一天制作粽子,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的详细经过。从此开始,我国的民间风俗,就把夏至尝黍祭祖,变成了端阳食粽祭屈原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