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疯娘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玉琮
文博路
“生日”的传统
此去经年
鸿鹄之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地理
文博路
王瑞明

  文博路位于金水区。分为文博东路和文博西路,分别位于河南博物院的东西两侧,农业路河南博物院东西两侧。它的得名与河南博物院有关。

  河南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产生过很多中华瑰宝。为了保护好挖掘出的文物,1923年在开封成立了一个“古物保存所”。1927年5月,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为推行其“新政”,除成立教育馆、美术馆、革命纪念馆等社会教育机构。同年7月,派人在开封三圣庙街筹建了“河南博物馆”。1928年5月,改组为“民族博物院”。1930年12月恢复博物馆原名。1940年改名“河南省立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博物馆事业,1949年11月,将河南博物馆收归省里领导,并组织人员,整理文物,修缮展室。随后,河南省博物馆也曾更换过几次馆名,1953年改叫“河南省地志博物馆”,之后又恢复了原名。1961年,从开封迁至省会郑州人民路11号(今紫荆山百货大楼对面)。“文革”中,曾改叫“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1976年恢复博物馆原名。

  1994年7月,省政府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在原博物馆的基础上,成立河南博物院,并选址农业路开始建设新院,历时5年,于1998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

  河南博物院在农业路上耸立后,带动了周边商贸以及旅游娱乐业的发展,一些商业住宅小区以及写字楼陆续在博物院附近建成。博物院的东西两侧,从农业路往北很快形成了500米长、7米宽的两条路,当时名叫博苑路。2001年6月,郑州市地名办公室为突出博物馆建筑物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反映时代精神,把博苑路改叫文博东路和文博西路。根据规划,文博东路和文博西路将向北打通到农科路,远期还将通至东风路,以缓解文化路繁忙的交通压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