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郑州市委、市政府倾全市之力给予了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记者在我市对口支援的安县灾区,深刻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无私奉献的真切含义。
据“郑州市援川抗震救灾协调组”的同志介绍,安县是绵阳市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灾区群众急需板房安置受灾群众。在我省援建15000套活动板房中,我市需在6月25日前建成3500套。
5·12地震,使得安县20个乡镇普遍受到影响。截至昨日统计,地震使2640人罹难,655人失踪,农房50%垮塌,80%不能居住,全县受灾群众46万多人。
灾情发生后,郑州市援建指挥部先遣队就进入灾区,第一时间成立了郑州市活动板房援建指挥部,展开生产、技术、行政、后勤卫生防疫、防余震等工作,共调度六家特级企业、多家一级企业进场施工。施工人员在稻田地中搭建帐篷,烈日下的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而河南一建集团公司的活动板房工地上机声隆隆,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不摆困难只看结果”这样的话语。震后缺水断电,在水稻田中搭建板房,这在平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困难,克服!发电机恢复电力、稻田汲水、开动搅拌机;道路泥泞狭窄,施工材料肩扛臂抬;堰塞湖决坝的警报响起,群众纷纷撤离,他们坚守岗位;露宿野外鹅卵石上,蚊虫叮咬后出现鸡蛋大的脓包也全然不顾,日夜兼程。灾情就是命令,一切为了受灾群众!在这片劫难后的土地上,这支队伍展现出了郑州人民的风采。
本报记者 唐 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