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观点速递
基层领导干部要掌握做群众工作的艺术
政治资源的公平配置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管理工作
越南经济恶化给我们三点启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越南经济恶化给我们三点启迪

  5月中旬,正当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全力以赴地进行抗震救灾的时候,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在未经预告的情况下突然访问中国,胡锦涛从汶川救灾现场回到北京与农德孟进行了会谈。这次突如其来的造访引来许多猜测,网上有文章称,农德孟是由于越南经济濒临崩溃边缘,需要中国的支持,才不得不紧急访华。这种说法是真是假我们无法求证,但越南经济严重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经济需要从越南经济恶化中得到什么启迪,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

  越南经济已到失控边缘

  越南的经济恶化,早在2007年底就已经出现苗头,由于未得到及时控制,在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恶化,目前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其经济恶化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失控。其二,货币明显贬值,股市持续暴跌。其三,外贸、财政“双赤字”。据官方统计的数据,越南多年来持续出现进出口贸易逆差,2004年至2006年的逆差分别为55亿美元、47亿美元和51亿美元。与此同时,越南政府的财政多年来也出现了持续的赤字,2004年至2006年,赤字分别为39.17万亿越南盾、51.77万亿越南盾和48.5万亿越南盾。其四,经济增长开始放缓。2007年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为8.48%,而今年一季度则为7.4%,低于去年同期的7.8%。

  祸根在于急于求成

  越南自1986年实行全面“革新开放”以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990年至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6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约573亿美元,GDP增长率为8.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722美元。目前,越南已经被看成是仅次于“金砖四国”的第五个新兴经济体。国际上看好越南的声音高涨,而越南国内也逐渐兴起了“超印赶中”的豪情。而目前的经济恶化,很大程度上是过激的经济政策种下的祸根。其表现包括:

  在金融体系并不健全,外汇储备偏少的情况下,过多过快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越南多年来实行比较宽松的金融政策,金融体系并不是很健全。而越南的外汇储备虽然增长很快,但总量依然过少,2007年越南外汇储备只有150亿美元,而国家外债却有305亿美元。然而,越南却在几年前就制定了号称“最急进”的吸引外资政策。截至2006年底,外国累计在越投资协议金额600亿美元,协议项目6813个。外资的大量进入,对越南通货膨胀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一旦外资大规模撤出,后果不堪想象。

  过早放开资本项目。越南在2006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的外资直接投资。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外资的大量涌入,直接推高了越南的资产价格,并且形成泡沫。在外资的推动下,越南股市总市值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从原来的10亿美元迅速膨胀至200亿美元;越南指数从120点大涨至1200多点;同样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胡志明市的房屋价格从每平方米200多美元上涨到600多美元。如今股市和房价的暴跌,正是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

  基础建设不配套,经济结构失衡。越南原来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基础相当薄弱,由于急于加快现代化建设,越南引进了大量的工业项目。但由于国内零部件等配套能力太弱,需要大量从国外引进,这就造成了连年的外贸逆差,加重了国家财力的负担。

  带给我国的几点启示

  反思越南经济的恶化,我们可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首先,防通胀的任务不能放松,但调控手段可以改善。在我国发生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人民币持续较快升值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遇到了多难的局面。目前我们多次提高准备金率,但从实践来看,收效不理想。现在我们仍然处于实际负利率的状况,但由于人民币升值过快,又不能持续提高利率。日前有学者提出实行保值储蓄的方法,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可能较易为群众所接收,有利于吸收流动性,又不会对生产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次,坚持“不到合适的时机,资本项目就不放开”。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了QFII的口子,但整体规模仍然是较小的,外资进入我国资本项目是可控的。只有当我国金融体系已经相当健全,才能够进一步放开资本项目。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人民币的升值应该坚持小幅渐进的过程,而且升值的幅度应该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升值的时间过急,都会对相当一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而且也容易形成资产价格的泡沫。据《证券时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