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沪指击穿
3000点
三一重工即将全流通
亚太股市普跌
我市供电负荷 达到历史新高
省会旅行社
备战暑期游
三年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郑州建筑企业
首次联姻高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年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本报记者 陈 锋 实习生 刘 贞

  新城区如何做好节能减排这篇文章,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未雨绸缪提前把关?作为全市新型工业的龙头,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手严把项目入驻环保关,一手调整工业结构降低能耗指标,闯出了一条无污染少耗能的绿色发展之路。

  新项目带来效益70万

  洁净的车间、精密的仪器、专心工作的员工,走进郑州华禹天源印刷感光材料有限公司,一股现代企业的“高新”气息扑面而来。在这家以生产高档预涂感光版为主的企业,记者甚至都不好意思问节能降耗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家工业企业,我们当然也耗能,只是比较低而已。”面对记者的困惑,公司负责人用一串数字来答疑解惑。这位负责人说,公司主要消耗的能源包括电力、热力和汽油、煤油等,2007年共生产PS版331.4万平方米,完成工业产值近1.4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10吨标准煤,比原定耗能目标低了16.7%。

  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效益,公司今年投资120万元改装了水源热泵集组,与原来的空气热源泵相比,新系统电耗减少了30%,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电114万度,折合电费70多万元。企业负责人对节能账算得非常明白:“少交70多万,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的效益增加了70多万。”

  零排放延续碧水蓝天

  华禹公司仅是经开区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新城区和新兴工业园区,我们目前基本没有污染企业,所以也就没有具体的减排指标。”虽然没有具体的减排任务,该区并没有放松对入区项目的环保把关。他们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鼓励企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因为环保和能耗问题,每年都有数十个项目被拒在区外,个别项目的投资额甚至超十亿元。“虽然从眼前看我们吃了点亏,但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和可持续发展是有好处的。”

  2007年,全区完成了5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环评,并通过了省环保局专家审查;今年,该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也在紧张编制中,预计年底完成并上报。目前,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优于国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要求。

  好产业带来科学发展

  按照“新型工业的龙头、工业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化的新城区”的定位,近年来的经开区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构建节能型工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使产品结构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产品加工为主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今年,管委会与区内年能耗在200吨标准煤以上的20家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并要求企业把节能目标分解到车间,落实到班组。

  绿色产业带来绿色发展。优良的环境使经开区成了项目建设的洼地、工业发展的高地。海马、雅士利、郑州日产第二工厂、宝钢郑州汽车用钢板加工中心、美国空气化工产品等重大项目相继而来,形成了“大项目助力大跨越”的热潮。今年一季度,全区合同利用外资居全省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位居全省第四位。

  有了节能减排的好“家底”和突飞猛进的好势头,经开区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力争3年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