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体新闻
3  4  
PDF 版
圣火灾区首站 传递大爱无边
《熊猫回家路》
生活中的我很开心
“四五”将士重新集结
图片新闻
用血性诠释奇迹
专家探秘《朝阳沟》
奥运会门票开始发放
中国队 赢得三连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圣火灾区首站 传递大爱无边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7  来源: 郑州日报  
  6月16日,第一棒火炬手古力(右)与下一棒火炬手杜联勇交接。当日上午,北京奥运圣火在重庆传递,下午搭专机赶往下一站新疆。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天公作美,天气凉爽。16日,北京奥运圣火来到重庆主城区,208名火炬手高擎“祥云”火炬,十多万市民夹道相迎。“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动情呼喊一路萦绕。熊熊火炬见证着血脉亲情,传递着无边大爱。

  重庆是奥运圣火到达的第一个地震灾区。上午8点,起跑仪式现场全体人员为四川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短暂又漫长,一衣带水的四川亲人让重庆人牵挂于心。

  火炬手队伍里,几名“增补”的抗震救灾英雄格外引人注目。从四川抗震前线回来不久的火炬手杜联勇,是重庆消防总队的一名中尉军官。成为火炬手时,他正和战友在重灾区北川县搜寻生命的奇迹。杜联勇说:“起跑到交棒的距离很短,但我希望在奥运火炬的照耀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能为灾区同胞送去温暖和希望!”

  “这一年我们国家经历了很多灾难,但是面对灾难的时候,我们总是深感背后有着强大的后援力量。”同样因为在四川地震灾区抢险救援而成为火炬手的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副院长肖明朝说,“灾难带给我们困难和伤痛,但是将更加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既能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也一定能齐心协力办好奥运会。”

  抗震救灾小英雄王彬、在地震废墟中被掩埋179小时获救而创造生命奇迹的马元江等人,成为重庆市政府的特邀嘉宾,到现场观看火炬传递。8岁的王彬在地震中受伤失去右臂,但在治疗时坚强乐观地当起了病房里的小志愿者,她说:“观看火炬传递很激动,很自豪,我要把在现场的感受带回去告诉身边朋友,让他们都要坚强。”

  巴山蜀水患难与共有大义,川渝相依苦乐同行见真情。四川大地震已发生一月有余,但重庆市民的爱心没有减退。在灾区一线,还有3000多名重庆的救援和重建人员日夜奋战;在救援后方,还有1800多名地震伤员在重庆接受精心救治。

  温暖从来胜苦痛,泪水过后是坚强。沐浴着奥运圣火的大爱之光,传递着举国同心的坚强力量,地震灾区的人民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创造美好明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