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PDF 版
怀念一头老牛
此去经年
玉琮
《服务转型问题管理》
狼窝刘
电梯工小散
古人的消暑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古人的消暑诗
王吴军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8  来源: 郑州日报  
  唐朝诗人刘禹锡喜欢在水亭之中纳凉,并且,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千竿竹翠数莲红,水田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诗写得雅致优美,把平常的消暑行为描述的妙趣横生,令人神往。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句中弥漫着悠闲恬淡的味道,值得细细品读。唐朝诗人陆希声在大树下纳凉的时候,随口吟道:“六月清凉绿树荫,小亭高卧涤烦襟。”唐朝的另一位大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关于消暑的五言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怡然之情,溢于言表。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洞仙歌》中写道:“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宋朝大诗人陆游在《桥南纳凉》的诗中写道:“曳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朝诗人戴复古在《慧力寺避暑》的诗中说:“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宋朝诗人梅尧臣以《中伏日妙觉寺避暑》为题写了一首消暑诗:“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一边品尝着清茶,一边享受着凉爽,实在是难得的享受。宋朝的大诗人杨万里于夏夜漫步在庭院里,心情怡然,写下七言诗《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清新自然,朗朗上口。

  元朝诗人释英在《山中景》这首诗里说:“六月山深处,清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在释英的心目中,城市里暑热难当的时候,乡村山野却风爽气清,是最佳的消暑之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