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2008北京奥运特刊 上一版3
安全第一 一切正常
篮 球
“拳打脚踢”见真情
我与建业“一见钟情”
感受奥运
奥运会就应该公平
心系奥运祝福中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拳打脚踢”见真情
河南籍选手黎为风在训练中。本报记者李利强摄

——本报记者探营国家散打队训练基地

“哼、哈、嘿”,昨天,北京武警总队国家散打队训练基地,不时传来这样不绝于耳的呼喊声。16名散打选手正在这里挥汗如雨,为即将开始的北京奥运会进行最后的冲刺苦练。在训练房东边巨大的国旗旁,北京奥运会倒记时标志赫然醒目,时时刻刻提醒着运动员。墙面西侧“积极主动、以我为主、控制过程、展示技艺、夺取胜利”的标语更使队员们清醒地认识到训练主题。

早上9点,正在这里集训的16名国内散打高手准时出现在训练场,按照训练计划,前三天超水平的训练负荷之后,昨天上午将进行接近两个小时的训练。“今天的训练内容很明确,条件实战和耐力沙包两项内容共一个多小时。”教官牛飞训练之前清楚地告诉队员。不到训练场,也许你真不知道训练的简单枯燥,更不知道散打训练的“残忍”。这次国家散打队一周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刻表,周一至周三,上下午训练排得满满当当,中间只有周四下午才有难得的休整放松机会。在这16名散打高手中,河南籍运动员张帅可和武警选手秦力子无疑是训练课上的主角,因为他们将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在训练时被特殊照顾更是家常便饭的事。

在第一项实战的训练内容之后,队员几乎是筋疲力尽,全身已经湿透好几遍,场边的矿泉水成了队员最喜欢的“奢侈品”,一个环节下来,一件矿泉水已经全部用完。在这些队员当中,他们大部分是默默无闻的陪练者,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为重点队员张帅可和秦力子当好陪练,两名“宝贝”队员无疑得到教练的特殊关照,每一个细节更是抠得细之又细。“你们是代表中国出战奥运,这不是普通的战场,而是摆在你面前必须面对的战斗,我现在就要求你们拿出决赛的精神,挺起你们的腰杆去战斗。”教练组组长张根学时刻给他们做这样的战前动员。

第二个训练内容,40分钟耐力沙包,看似非常简单,却是非常浪费体力的苦差事。当牛飞教练问到张帅可做多少组时,张帅可毫不犹豫地选择最困难的五组,五组训练平常人可能认为很简单,其实这比技术训练更残酷,一组下来,个别队员已经累得趴在地上直喘粗气,何况是五组训练。面对非常痛苦的队员,教练组的每位教练更是铁面无情,监督他们做好最后的训练内容,这时在队员眼中,他们更像暴躁严厉的“家长”。队中河南籍队员黎为风调皮地说:“看见了吧,我们的教练,比老虎还凶狠,没有一点人情味。”

凶狠的背后,其实教练何尝不想慈祥。残酷的训练之后,看到受累的弟子,他们总是心疼地为他们拿出“关爱”的矿泉水,用语重心长的话语和调侃的对话让队员破涕为笑。作为国家队的核心队员,教练刘海科和牛飞每次训练之后都会单独把秦力子和张帅可叫到一旁,和他们聊起家常和探讨业务上的内容,替弟子整理好衣服,脱下包得层层厚的绷带,送来及时的解渴水,完全没有训练场的严肃和咆哮,此时此刻,“拳打脚踢”之后,师徒的真情才真正显露无疑。

严厉中透着关爱,残酷中流露慈祥。作为教练,他们扮演“两面人”的角色情有可原。“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当缩头乌龟,人生参加奥运屈指可数,是进是退,你们自己掂量吧。”刘海科这样严厉教育弟子,更是送给弟子勤勉的内容。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刘超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