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王》讲述王室危机
央视网络影响力十大栏目出炉
世预赛亚洲十强产生
F1大奖赛马萨夺冠
西藏巨资打造歌舞诗《幸福在路上》
让爱延续
《功夫熊猫》为何不是“中国制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功夫熊猫》为何不是“中国制造”?
《功夫熊猫》剧照

功夫、熊猫、玉皇宫、和平谷,这部有着太多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注定让我们无法拒绝。老实说,这部动画电影的故事其实很俗。拜师学艺、武林大会、正义战胜邪恶,这样的故事在任何一部武侠小说里都可以找到。可尽管这样,走出影院,我不能不说这是一部好影片。影片虽好,可在这样一个舶来品面前,笔者却感觉到有一丝遗憾,因为《功夫熊猫》并非Madein

China。

《功夫熊猫》在北美上映时,有媒体说是中国的熊猫征服了美国观众。可现在国内

上映了,我们能说些什么呢?说“美国熊猫”征服了我们?似乎不是个滋

味。好莱坞用“中国风”来征

服中国观众,这似乎有些戏剧性。我不能不佩服梦工厂老板的精明了,他们用《功夫熊猫》这只镶嵌了中国元素的“西式汉堡”,不但吸引了美国观众,相信还会把中国观众拉进影院,而他们则可以乐呵呵地在幕后数钱,这个数字也许是一亿,也许是几亿,一切皆有可能。

《狮子王》、《变形金刚》、《冰河世纪》、《绿巨人》、《怪物史瑞克》、《小鸡快跑》,梦工厂和迪士尼等大牌公司的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好莱坞的一块金字招牌。而且,这种电影类型正打破儿童电影的界限,变得老幼皆宜起来。所以动画电影的市场广阔,前途与“钱途”不可限量。而动画电影恰恰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软肋。翻开国内动画电影的档案,2006年那部所谓的魔幻大片《魔比斯环》投资1.3亿,结果票房惨淡,而最新的《葫芦兄弟》尽管被指责很黄很暴力,可制片方却对1000多万元的票房满意得不得了;2007年的国产动画电影据说有6部,可都是啥,我们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或许这就是差距,现实的差距。

看到《功夫熊猫》,让我不禁想起1998年曾赢得3亿人民币国内票房的迪士尼影片《花木兰》。作为第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动画影片,10年前,好莱坞就启发我们怎么讲中国故事,10年后,《功夫熊猫》又开始给我们上课来了。我们中国人说“班门弄斧”那是不自量力,可好莱坞的中国风则偏偏“弄斧到班门”。我们的确应该为“中国风”的魅力喝彩,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洋洋得意,可好莱坞演绎的“中国风”是真的中国风吗?“功夫+熊猫”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可这样的创意是别人的,不是我们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电影里的中国风就能代表中国吗?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熊猫人”赵半狄跳出来说要抵制《功夫熊猫》,他的理由当然有些牵强,而且有作秀的嫌疑。可我们的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呢?面对动辄上亿元的动画票房,为什么没有人眼红呢?我们可以说自己技术落后、资金有限,可我们起码应该有《功夫熊猫》那样的想象力和创意吧。功夫、熊猫、武林高手这样几个词汇在一起,我们会想到拍一部《功夫熊猫》的电影吗?

我不会抵制《功夫熊猫》,我6岁的儿子也不会。因为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励志的故事,一部优秀的影片。可我更希望看到这样的中国风不是从好莱坞刮过来的,不是西风东渐,而是都打上MadeinChina的烙印。关东客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