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头版新闻 4下一版
文明让城市更具魅力
全市国税收入已突破130亿元
中招今日开考 75746人赴考
暑假开始
莫忘安全
我省高考分数线明日公布
郑州工业跑出新速度
精心做好准备 年内务必启动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七次会议举行
金水区党员进社区
我市通报5起
土地违法案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文明让城市更具魅力
——巩义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纪实

本报记者 王亚楼 通讯员 马文博 王义宾

王磊是浙江温州的一位客商,6月17日他来巩义考察市场。1年前曾来巩义的王磊一见合作伙伴就兴奋地说:“巩义的变化真大,新兴路大桥宽敞漂亮,东区的建筑气度不凡,来这里投资我更有信心了!” 合作伙伴告诉他:“巩义去年以来狠抓文明城市创建,美的地方多着呢!”

日前,从省文明办传来喜讯,巩义成为郑州市首个通过省级文明城市验收的县级市。

让城市靓丽起来

“精神文明创建是巩义一个为百姓办实事的载体,创建就是为群众解难题,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巩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惠玲告诉记者。

违法建筑、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摆摊点是城市建设的顽疾,巩义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因地制宜,按照“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韵”的建设理念,有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以“拆违改丑”为重点,加大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拆除了沿街有碍观瞻的低矮破旧房屋,将道路、管网、绿地、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与新建项目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多策并举改善市容市貌和生活环境。二十里农贸市场是巩义市区最大的露天市场,过去市场里晴天两脚土,雨天两脚泥。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该市拿出450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硬化地面,改造内部设施,修建顶棚,同时加大对占道经营的治理力度,清除路边摊。如今农贸市场干净整洁,不仅环境改善了,群众买菜也方便多了。

以治理城市“六乱”为重点,加大主次干道整治,对乱搭乱建等影响城市容貌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门店匾额和户外广告进行整治,使过去杂乱无章的广告匾额变得整齐美观、色彩和谐。对沿街两侧陈旧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和粉饰,实施拆墙透绿,绿地共享。投资3亿多元先后建成东区“三纵四横”七条精品大道及9条支路,对老城区6条主要道路和48条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累计拆除违章及破旧建筑10万平方米,整治街景422处,治理“五小单位”1300多家,新建游园15个,新增绿地22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到了8.95平方米。

经过一年多努力,市容环境日益靓丽。

让市民文明起来

市民的文明素质是一座城市的无字名片。巩义市始终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提高人的素质,全力打造立体式、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编印16万册《巩义市文明知识礼仪读本》发放给市民,开展“学礼仪、讲文明、促和谐”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了“告别陋习”万人签字、“巩义市文明市民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竞赛、有奖公益短信征集、文明卫生义务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把每年的11月11日定为“排队推动日”,通过改变人们生活中一点一滴来推进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各级各部门与社区相结合,利用市民学校、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联欢晚会、社区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增加了社区工作活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市民的文明意识。据统计,巩义市已建起市民学校43所,各种文艺演出队伍80余支,参加社区活动人数超过5万。通过持续开展社区活动,社区居民走出小家庭,融入大家庭,邻里互助蔚然成风。

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巩义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闯红灯的少了,随地吐痰的少了,乱扔垃圾的少了,“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了”等文明用语的使用频率多了,自觉排队、尊老爱幼、爱心奉献的多了,各种志愿者服务队伍多了。“巩义是我家,洁美靠大家”“破除陈规陋习,共建美好家园”“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已经转化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让社会和谐起来

郑州市委常委、巩义市委书记王小平说,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为了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更要改善民生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推进巩义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目前已在巩义上下形成共识。以下的一组数据也许会让人们对巩义的变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公园、绿地、公厕免费向社会开放;大面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了群众致富的道路;应保尽保,提高标准让城镇和农村低保户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全市敬老院总数达到19所,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0%以上,全年免费白内障手术2100例,发放轮椅220辆,免费为30名残疾人安装假肢……

绿树荫翳,新风拂面,文明城市创建已经镌刻进巩义这座城市的记忆,文明的种子已经在巩义这片大地上落地生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