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爱无言麦任如山
全市交纳特殊党费逾6600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大爱无言麦任如山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13亿中国人的心,作为抗震救灾队伍中的一员,郑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面对灾情迅速行动,处党总支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方面组织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一方面履职尽责,为灾区及时运输抗灾物资,充分展现了党组织关键时刻的战斗堡垒作用,彰显了郑州运输管理处的广大党员群众在大灾面前能打硬仗、打胜仗的魄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

上篇天灾无情人有情

地震消息传来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马上动员起来,处党总支书记吴永耀、处长姚明辉进行了深人的思想动员,要求班子成员、科室主管和广大党员要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列,要充分发扬党员的模范作用,要切实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示党的先进性,号召广大党员积极参加交纳“特殊党费”活动。全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捐款捐物,自发捐款17500元。党员们更是不甘落后,交纳特殊党费39745元。他们只想把自己的一份牵挂尽早地送给灾区人民,只想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做点什么。

紧接着,按照河南省对口支援四川安县灾区抗震救灾任务要求,市委、市政府要求市交通局在7月20日前向四川安县运送1.5万套过渡安置房。1.5万套过渡安置房需要运输车辆1800多台次,总里程达450多万公里,运输保障人员4000余人次。按照计算,要按时完成任务,需每天向灾区发送45辆运输和保障车辆,4天一个周期,每天运送安置房300套。这样的规模、时效在我市运输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面对如此重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并成立了交通局抗震救灾物资运输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职责,确保运输任务顺利完成。市交通局党委明确要求,运输安置房是全市交通系统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确保运力充足,生产一套,运走一套,宁可车等货,不能货等车,让灾区人民早日住上安置房。

抢运救灾物资,运力是关键,协调、组织运力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由运管处承担。姚明辉、吴永耀接到任务后,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召开全处动员大会,全面贯彻省、市政府和市交通局的指示精神,启动应急运输保障方案,成立由姚明辉、吴永耀及各科室负责同志组成的抗震救灾物资运输领导小组,制定运输工作方案和突发应急预案,对抢险救灾工作有针对性作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全处100多名党员干部全部投人到参加运输过渡安置活动板房的组织协调和保障工作中,组织协调全市500多辆车况良好、配备驾驶技术过硬司机的大型货车,组成“郑州市抗震救灾物资运输车队”。同时,特事特办,简化办事程序,为抗震救灾运输车辆开辟“绿色运输通道”,保证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到位。

5月23日命令下达,第二天组织好的运输车队就要出发,难度可想而知。处里派专人到市交运集团、河南长通物流公司、河南福田运输公司、河南永安运输公司、郑州万通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运输企业沟通协商,力求优先保障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并指定专人到企业检查落实,确保车辆状况最好,司机素质最优,车队到位准时。吴永耀在运输车辆向四川开进前,召集所有参运人员开会,进行了分工,明确职责,对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处理预案。

灾后的安县是什么情况?路通不通?哪里最危险?这一切都不得而知。5月24日上午11时,姚明辉受市交通局委托,亲自带队组织了首趟向灾区运送物资的先遣队,以掌握运输通道路况、装卸作业面及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等第一手资料,为后续车队畅通运输打下良好基础。经过30多小时1300公里的急行军,5月25日17时,第一趟带着郑州人民深情厚谊的救灾物资车辆冒着6.4级的余震抵达了目的地。负责赈灾房建设任务的河南省建设厅厅长查敏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郑州市是第一批到达灾区的河南赈灾车队,这与领导重视,行动迅速,组织有力是分不开的,他们为河南人增了光。”

下篇蜀道上洒满中原之爱

从5月27日起,我市每天向四川安县发送救灾物资运输车辆25~45台次,运送过渡安置房200至400套,郑州援建的活动板房开始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市运管处在组织协调车辆的同时,干部职工还轮流跟随车队负责运送保障。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震后的蜀道更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5月31日,安县发生强烈余震,一辆运输车辆前挡风玻璃被山上滚下的石头砸烂。6月5日、6日,唐家山堰塞湖溃坝泄洪的最危险时刻,往灾区运送物资的车队依然没有停止前进,200多人冒着大雨在灾区一线执行运输任务。

每一批运输保障人员都由处领导亲自带队,从带队领导到工作人员,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不顾辛劳,不分昼夜,除了加油停车外,一路马不停蹄,每天行驶1200余公里,为了保证车队的行进速度,车队人员在路上都不敢多喝水,要知道这可是三伏天啊。每一批的运输保障人员,既是运输员,又是装卸工,到达目的地后,不顾一路疲劳,迅速加人到卸车的队伍中。在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很多驾驶员都是连轴转,4天挨一次床,床上只能睡半宿,其余时间都在车上度过。

在执行救灾物资运输任务中,运管处主要领导更是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战斗在一线,他们的表率作用像是一面旗帜,鼓舞着全处干部职工的昂扬斗志。姚明辉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三进灾区,极度的劳累让他瘦了一大圈,但每次进灾区,不论任务有多紧迫,送完救灾物资后,他总会抽时间实地看看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带去必要的生活用品分发给灾区群众,了解灾区群众的需求,送去郑州人民的关心和问候,鼓励他们坚定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决心。他说:“灾区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累点、苦点没啥,只要能让灾区人民早一点过上好日子,值得。”

吴永耀在持续三昼夜的运送途中,不舍得休息一分钟,极度的疲劳最终导致他血压升高,眼看着撑不下去了,许多人都劝他去休息,可他选择了超剂量服药,因为他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有的时候嗓子哑了发不出声,他就用手势比划着指挥。他用行动履行了党旗下的承诺,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运送任务,为之后组织大车队运送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共产党员是此次抗震救灾行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是共产党员,让我去!”他们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危险冲在前,苦累冲在先,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运管处副处长杨红兵正在装卸物资,突遇6.4级强烈余震,他顾不上个人安危,积极和其他同志紧急疏散当地群众。王岩峰为协调组织运输车辆,深人运输企业,饭都顾不上吃。马建军与郑廷三,在运输车辆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还把自己刚买的私家车用做运输指挥车。

救灾物资运送过程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路段岔口很多,车速一快就很容易走错路。党员夏晓东为了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就站在路口旁一辆车一辆车地引导指挥。此时天气酷热难耐,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车队前后车相距100多公里,全部通过要两个多小时,但他硬是在烈日下坚持了两个小时,直至把所有车辆引导完后才上指挥车,而这时他的衣衫早已浸透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心,面对灾难,交通人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急灾区人民之所急,解灾区人民之所难,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救灾物资迅速安全地运达灾区,为全市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无愧于“交通先行”的时代重托。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也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的高度赞扬,并赢得当地群众的赞誉。

截至目前,向灾区运送赈灾物资18批次,出动人员1406人次,动用保障车78台次,投人货运车辆538台次,安全运输活动板房4966套,帐篷1100个,棉被1000件,发电机143台,整个运输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的部署和要求,郑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为抗震救灾运输车辆开辟“绿色运输通道”,保证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到位,部署抗震救灾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确保运输任务顺利完成。

~~郑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抗震救灾行动纪实

记者王文霞实习生柳湘君通讯员王玉峰李健

郑州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强(右)与运管处处长姚明辉(左)部署运输救灾物资工作

运管处党总支书记吴永耀(左)正在检查运输车队安全

我市运输抗震救灾物资的车队在途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