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上一版3
古代的水官
《问责》
此去经年
手,这么多的手
重逢
玉琮
简写巴黎
童年(油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简写巴黎

域外风情

巴黎是“熟悉的陌生人”,在巴黎的几天,都在看自己熟悉的“老地方”,看了几天,反倒觉得此次法国行,最没有新鲜感的就是巴黎了。于是记下一些在游览中点滴的感想。

埃菲尔铁塔与赛纳河相互组合,十分奇妙,一个是自然景观,一个是人工景观;一个是柔性的水,一个是刚性的金属。埃菲尔铁塔开初不为巴黎人接受,后来变成了巴黎引以自豪的标志,原因一定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与赛纳河相邻,成为各国游客借以认识巴黎的两个坐标。埃菲尔铁塔是观赏巴黎的高点,三百二十点七五米高的铁塔给全世界的游客提供了三百六十度全景式俯瞰巴黎的快乐。铁塔旁的赛纳河,提供巴黎著名景区的地面串连观光,乘船可看到左岸的圣路易教堂、波旁宫、特奴尔宫、奥尔赛博物馆等到巴黎圣母院返航,右岸可看到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协和广场等著名景点。所以,登塔与乘船游赛纳河,是观光巴黎最重要的课目。一高一低、一点一线,赛纳河与埃菲尔铁塔互相成就了对方。值得一提的是,埃菲尔铁塔附近有一家中国餐馆,异常火爆,客人爆满。我们到店后,坐不进店堂,就在门口搭起的临时雨篷下挤着就餐。在国内还没有见过有那家饭店如此摩肩接踵!

步行游巴黎最节省的路线是: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卢浮宫。凯旋门奉拿破仑之命修建,在这位伟人死后十九年才建成。在埃菲尔铁塔出现以前,巴黎的地标性建筑就算凯旋门名气大了。到了凯旋门我立刻感觉这是个“奇怪的门”。凯旋门立在广场中心,有十二条大街放射性的从圆形的广场伸向四面八方。这与北京的格局形成鲜明的对比。北京的天安门,处于中轴线上,对称、平衡、中心、规整。当然,巴黎凯旋门四周的十二条道路,还是有条是“门当户对”的路,正对着凯旋门的香榭丽舍大街。香榭丽舍大街的照片早成了各种画报的常客,太熟悉了。当然,大街上走的都是来自全世界的陌生人,还有坐在咖啡店里的闲散的巴黎人。巴黎人坐在这里肯定是闲人,是在看世界面孔的风景,于是自己也成了风景:“无聊的人在无聊的时间里/坐在无聊的阳光下/喝着无聊的咖啡/看着无聊的陌生人/自己也变成了/无聊的风景。”一首现代派人小诗。香榭丽舍大街有家“丽都”,是和红磨坊同样著名的歌舞厅。到巴黎的游客大多数会看一场歌舞表演,虽然舞女衣着暴露,但儿童也可入场观看,并不归于色情业。最近这家歌舞厅到中国表演,为了适应中国国情,舞女都罩上了不露胸的上衣,相距千万里确有审美与道德以及习惯的差异。顺着香榭丽舍大街直行就到了协和广场,广场面积八万四千平方米,出奇的空旷,只有一支埃及赠送的著名的方尖碑占据中心。协和广场传名于世,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时期架在广场上的断头台。导游说的是这样一个版本,说是当年革命党民主表决:“是否砍下保皇党及其皇室犯人的脑袋?”表决结果,361票同意,360票反对,只一票“多数”,让一千多个脑袋从断头台滚下来。不过书上说的要少,书上说协和广场上砍下了119个脑袋。导游还有个说法,大革命攻下了巴士底狱,结果放出来只有七个囚犯,五个小偷加两个精神病人。导游是台湾人,前些日子回台湾参加“倒扁红衫军”,是个风趣的人。他揶揄“西式民主”的这些话题总让人想到台湾的政治现实,听话听音,在协和广场我们听到的是台湾老百姓的心曲。从协和广场前行就到了卢浮宫。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若要认真看一遍,十天半月都不够,就是跑马观花的游客,三件“镇馆之宝”必定要看:一是断膊的维纳斯,二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三是胜利女神雕塑。对于中国人来说,都还有必看之处,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对于卢浮宫前的这个现代风格建筑,我进了卢浮宫才明白,它只是整个卢浮宫地下建筑的一部分。卢浮宫地下建筑,集商场、艺术陈列、进出通道等设施于一体。这些博物馆附属设施放在地下,地面的卢浮宫就保持着原来的景观。地面上的玻璃金字塔位于整个地下建筑的中心,是从地下能看到蓝天的天窗,采光通气,让人在地下不觉得压抑。在国内电视上经常看到一家时装广告——“入选卢浮宫的名牌”,原来那只是在卢浮宫地下商场摆摊出售而已。

在巴黎还看了凡尔赛、巴黎圣母院等著名风景,甚至看了戴安娜出车祸的通道,还有购物逛街,但因为太“熟悉”了,竟然没有记下什么,奇怪吗?在戴高乐机场坐在回北京的飞机,我还在想,我真的是第一次来巴黎吗?怎么这么熟悉呢……

叶延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