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楼市家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凤凰城“红色底价” 庆华诞
家居维权
凤凰城扩大产业链 涉足文化产业
2008博鳌论坛国际园林社区“金橄榄”奖花落郑州
楼市快讯
杨树林
责编 杨坤 电话 66799119 E-mail:zzrbyang@sina.com
依靠市场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杨树林
杨树林——大院树林、街区生活一个阶层的私享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对于近乎完美的作品,无需过多雕琢与粉饰,呈现真实即是大美。

筑建城市的“生命使者”

绿都城——西区“领袖”大盘

城市作为一个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不断地重构、整合,而文脉作为城市文明的渐进延续,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文脉与城市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折射出城市历史时代的风貌,文脉诉说着城市的沧桑,反映了城市的个性特征,在日益趋同的城市中,文脉是唯一不可替代的印记。

后街区即再生街区,在其建造中有选择地保留原生态人文内蕴,既有街区的共性,又有基于街区、历史遗存、文化符号三者的融合升华。

绿都城地块有80多年的工业历史,各个时期的工业遗迹和原生林木遍布其中,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参照、研习了国内众多区域改造的风向标典,如上海新天地、北京798、天津万科水晶城、深圳OCT、南京1912等,确立了后街区的主题定位,将原有的工业符号(铁路、水塔等)都完整保留了下来,并赋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这在郑州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实践,这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地块原有属性的一次体验, 这是属于一个城市的深刻人文体验。

杨树林——大院树林、街区生活

绿都城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3期杨树林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项目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林木,其中有18亩200棵、生长了几十年的杨树被精心地保留了下来,它们疏密有致,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桐树、榆树、槐树,它们粗细不等,笔直的干,苍劲的枝,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沐浴阳光,迎送四季,交相辉映,成为大院里一片独特的风景。

据绿都城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去建房,他们可以节省一半的成本,产生更高的利润和更有效的资本运作,对于房地产企业,这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际上,当他们第一次来到这块土地上时,有人说这里有已经生长了很久很久的树,还有那水塔、铁路,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放弃了原来的设想,决定重新规划,把这些代表着历史遗迹的文明都保存了下来。

大隐于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隐在茫茫的人海里,而对于杨树林里每一位尊贵的业主来说,是隐在自然里。清风、鸟鸣、树林,这些城市生活中正在慢慢消失的东西,都被杨树林精心地收藏了起来,18亩原生树林精心营造的与众不同的生活领地,兼得城市之静与自然之净,在城市里,让生活安静下来。绿都城3期与18亩杨树林共筑这座城市中规模显赫的建筑群,并赋予这片树林新的使命,代言人们对城市的最高居住理想,为郑州人献上独一无二的原生态后街区生活,使其成为邻里间话家常的场地,老年人的养生之地,中年人释放压力的场所,青年人抒写浪漫的地方,孩子们欢乐的天地。

一个阶层的私享

每一种私享都与少数人的生活密切相连,养生、祈福、摄影、休闲,每一个都标志着一个阶层的私享范围。在绿都城,18亩原生树林构筑的自然健康生活,让居于此的城市主流精英,收获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体验。

热爱树林的爱默生在描述树林印象时写道:“在森林里,空气像一杯品质优良的饮料,脑子里排除了杂念,一切卑微的、自私的思想都荡然无存……在林中,人看到了美好如其本性的东西,一种更加崇高的思想和更加高尚的情感攫住我的心。”是的,在我们的印象里,所有关于树林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美丽、浪漫,人们总是幻想在森林里,找回自己,自由生活。

一片树林就是一个永恒的经典素材,这些树林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这座城市的点滴瞬间,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祝福,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先贤贡献于人类的最精彩的文明瑰宝之一,虽然,生命之于人极为短暂,古人云:“游涉于云林,周驰于兰泽,弭节于江寻”,可以“陶阳气,荡春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中国福文化历来源远流长,福、禄、喜、寿、祥、瑞构成了中华民族祈福的六字真言,今天幸福仍是人们努力追求的对象,中国的祈福方式自古与树紧密相连,祈福林、许愿树等等,人们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了内心美好的祝福。

一片树林就是一个时代与光阴的记忆,向人们展示出一个世纪的岁月历程,世界在这片树林里变得单纯起来,这里的源源生机,阐述了人类对生命最真实的印象。 刘文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